產業應用可引入“沙盒機制”
如何更好的規范和推動
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讓區塊鏈成為繼互聯網之后推動中國經濟升級的又一次技術革命?
事實上,目前中國區塊鏈產業起步并不晚,而且不少方面走在了國外前面。劉勝表示,中國有海量的用戶人群和巨大的應用場景,未來不僅僅是在
區塊鏈應用上,在底層技術方面,我們也有機會領先,就像現在中國移動支付應用與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領先全球一樣。所以我們需要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區塊鏈的發展。比如“沙盒機制”等。
所謂“沙盒機制”,就是在一定的范圍規定一定的額度進行試驗是一個好的選擇。“現在對于區塊鏈,中國是行業采取高壓的政策,民間比較活躍,國外則相反,政府寬松,民間冷靜。當年在互聯網發展,為了保護散戶投資人,虧損的企業不允許在國內上市,所以互聯網公司都到國外上市了,出現了VIE的架構,現在VIE變得司空見慣。我們現在對于區塊鏈的發展,應當吸取當年互聯網監管方面的經驗。”闞雷說。
對于區塊鏈的發展,應該有疏有堵。“可以辟出一個創新沙盒,把它裝起來,允許大膽試錯,錯了可以調整。如果完全堵住,整個產業會轉向海外,在國內發展為地下經濟,脫離監管,適得其反。”孟巖表示。
張作義認為,政府應該加強
區塊鏈技術基礎研發和前沿布局,制定區塊鏈技術標準,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在跨主體信任建立和信息化協同方面的優勢,聯合企業共同探索一批政府監管的區塊鏈應用落地,正確區分
ico與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區別,在防范系統性
金融風險的前提下,鼓勵并支持一批區塊鏈技術在可控條件下的合理應用標桿。
記者在采訪中,很多人都對區塊鏈場景應用報以懷疑的態度,區塊鏈如何突破現實已經建立起來的規則和應用,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對此劉勝認為,區塊鏈的推動應該在現有技術未能很好滿足需求的場景開始,在金融領域,他認為跨境支付、普惠金融、農村合作金融等都是比較好的應用場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