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年度作者辯手李慕陽認為,區塊鏈特別是幣圈有很強的媒體剛需:“市面上有那么多要做ico發幣,都需要包裝來說服韭菜,而這靠的就是投資人大佬和媒體”。另外,由于不少傳統產業生存困難,現在都想通過發幣來賺錢,也意味著市場體量。而就在日前,有網友爆料某90后小哥靠運營區塊鏈公眾號發家,已提了輛保時捷Panamera,更是讓人眼紅。
藍鯨今天建了一個區塊鏈媒體討論群,不過多時便吸引了各路媒體人關注,甚至一些時尚生活類的KOL也開始招聘金融科技類記者,理由是“先占個坑”;但相比于主動分享,大部分媒體人卻又更愿意潛水和提問,畢竟,對于區塊鏈和虛擬貨幣這樣的話題,一個是全新事物,一個是政策紅線尚不明晰,保持謹小慎微依然是最妥當的姿態。
而從今天下午群內討論情況來看,關于區塊鏈相關的媒體創業,媒體人普遍關心的問題包括并不限于:
1、選題把控(比如篩選消息的可靠性,防止假消息特別是惡意做空消息?)
2、平臺的用戶情況?
3、區塊鏈媒體如何用于垂直領域比如體育和游戲?
4、如何解決人才和融資兩個難題?
5、區塊鏈媒體的盈利情況?
6、如何應對監管風險?
對此,藍鯨邀請到了幣世界合伙人、內容主編馮軍和共享財經創始人、前資深財經記者史青偉,分別做了區塊鏈媒體創業的一些經驗分享。
捏準選題和受眾,快訊和信息披露才是靠譜的產品
區塊鏈媒體幣世界合伙人及內容主編馮軍回憶稱,區塊鏈初期的火爆,已帶動了媒體圈子創業,特別是比特幣去年11月到今年1月的瘋狂狀態,更促使了大量小白涌入,據他觀察,年前這一段時間,大批自媒體開始進入區塊鏈領域。
“目前區塊鏈行業分兩個方向,一個鏈圈,一個幣圈,起初自媒體關注的大部分是幣圈消息,包括行情、幣種等,整個市場上是比較小,最近關于鏈圈的消息在增多,比如三點鐘社群關于鏈的討論越來越多。”馮軍認為,區塊鏈自媒體還是不要把自己定位成金融媒體或者證券媒體,更多還是關注行情和公告,整理消息線索,及時地推送到用戶手里幫助決策參考,因此快訊是最合適的產品形態。
另一家區塊鏈媒體“共享財經”的創始人史青偉則表示,將重點開發信息披露相關的產品,據了解,去年5月份共享財經做了一個信息披露的東西,并提交給監管部門, 希望監管層給予更多的規范和引導,“任何一個資產最核心的肯定就是信息披露。”他表示。
目前來看,區塊鏈報道里,做空類的消息往往最容易引發讀者中的憤怒情緒,而這也為整個產業的發展埋下陰影,鴕鳥創投一位記者今天對藍鯨表示,幣圈惡意做空消息太多,一個山寨的新聞源+沒有署名+胡編亂造的文章就能傳遍微信群,稍微有點新聞敏感度和經驗的可以看出來,用語主觀,賊喊捉賊,夸大其詞。但是大多數韭菜看到標題和內容就被唬住了,配合二級市場拋量,多天陰跌,韭菜就慌了,套路一遍又一遍。缺乏監管,這個市場對普通韭菜太不公平,查到惡意做空信息的發布源頭是當務之急。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