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提出,要圍繞穩增長、穩就業、防風險等,抓緊實施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
胡麒牧表示,穩就業和穩增長是綁定在一起的。穩增長的政策還是要傳遞到企業端,當前不少企業流動性減弱,資金鏈緊張,要在減稅降費、信貸支持等方面發力。二是要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勞動力紅利在減弱,人工成本在上升,這本身就對企業有沖擊。短期來看,受宏觀形勢影響,很多民營企業庫存堆積,生產意愿較低,而這也會讓企業縮減用工人數,要把降低用人成本的政策實實在在的給到企業端。
盤和林對財聯社表示,穩增長、穩就業的發力點在科技創新,當前對穩增長、穩就業的路徑有很多,但需要清楚一點,那就是我們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總體空間是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所以要突出重點。而當前,傳統基建的投入存在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用老辦法會降低財政資金的效率,所以要將更多資源放在科技創新上,這里既包括營造科技創新的氛圍,比如知識產權保護,也包括政府大力參與到技術研發當中,尤其注重利用互聯網平臺企業以多元化方式增加低門檻就業。
會議還表示,要看到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對我國發展帶來諸多影響。對當前經濟形勢,要全面、辯證、長遠地分析研判,既看一般性也看特殊性,既看增速也看結構和動能,既看國內也看世界,既看當下態勢也看長遠趨勢。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只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胡麒牧表示,中國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來自于外部。比如美國對于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限制的法案,比如聯合荷蘭、日本在芯片產業對中國進行限制,這對中國制造業沖擊還比較大。一是未來芯片會出現供應的不足。二是會帶來預期沖擊,其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可能會尋找代替中國市場的方案。這兩方面疊加會對中國的外需產生影響,所以未來要持續挖掘內需潛力來對沖可能帶來的外需萎縮。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