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魏科告訴記者,2023年3月20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瑞士因特拉肯發布了第六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的綜合報告《氣候變化2023》(AR6 Synthesis Report:Climate Change 2023)。
第六輪評估報告強調,一個多世紀以來,化石燃料燃燒和土地利用等人類活動導致了全球變暖,使得當前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高出1.1℃,極端天氣事件也因此變得更加頻繁和更加強烈,對全球每個地區的自然和人們造成了越來越危險的影響。全球氣溫每增加一點,都會導致各種危害迅速升級。更強烈的熱浪、更強的降雨和其他極端天氣進一步增加,給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帶來巨大的風險。
“在之前的IPCC報告中,氣候變化‘可能’(IPCC AR3,2001)、‘很可能’(IPCC AR5,2007)、‘極有可能’(IPCC AR5, 2013)是由人類活動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第五次評估報告(IPCC AR5)還采用了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的影響是‘明確的’這一說法;而在IPCC AR6中更加確定,說法是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的影響是‘既定事實’和‘毋庸置疑’的。”魏科指出,近年來,全球變暖和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的事實也警示了公眾。在種種極端高溫事件面前,“全球變暖是假的”“全球變暖幅度不大”等論點已被事實所證偽。
魏科表示,過去10年,隨著太陽能和風能規模化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其建設成本大幅度下降,甚至已經低于傳統的火力發電。在此背景下,大量傳統
能源企業也紛紛向新能源轉型。比如,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報表里出現了碳捕獲、氫能和先進生物燃料等
低碳技術方面的投資;2021年10月23日,世界石油和天然氣巨頭沙特阿美公司宣布到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
“我們既需要緩解氣候變化,也需要在厄爾尼諾現象的預測和適應方面投入更多資金,因為這些事件只會增加全球變暖的成本。”Mankin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