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情況下,留給中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時間只有30年,遠低于發達國家的50至70年。盡管如此,杜祥琬依然認為,通過健全綠色
低碳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產學研合作,中國完全可以高質量地實現“雙碳”目標。他表示,技術的發展,讓學術界和產業界重新認識到我國的資源稟賦特點,不再是傳統的“富煤、缺油、少氣”,而是擁有豐富的可再生
能源資源。在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已達12億千瓦、占總裝機47%的情況下,杜祥琬認為,通過強化技術創新和政策激勵,我國一定可以構建起新的發展范式,未來可開發的可再生能源總量是當前規模的10倍以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