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希望自己的數據完全透明化,出于隱私保護考慮,很多人不愿意共享自己的數據。同樣,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很少企業愿意無私共享自己的數據。
“隱私計算+
區塊鏈”的結合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劉明的身份證號碼是11010120010101××××,他的身份信息經過加密后成為一行加密數據,再轉化為二維碼。劉明入住酒店時,酒店只需要掃描二維碼得到加密信息確定他的身份。在整個過程中,酒店方都不會知道劉明的姓名和身份證信息,但是卻能夠確認是劉明本人。
市場主體方面,企業可以將自己的數據以加密的形式存在區塊鏈上,當需要與其他人交易數據時,可以直接用加密的形式提供數據。對方將得到的加密信息到區塊鏈中進行驗證,這樣對方既能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又不會讓數據在鏈上被公開。“隱私計算+區塊鏈”的結合能夠促進商業模式的重大改變。
據艾瑞咨詢報告顯示,2021年隱私計算基礎產品服務的技術采購中,
金融、政務、運營商占據75%-80%市場份額,醫療領域占比約10%。在銀行領域,預計2025年,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40%-50%的城市商業銀行均將完成隱私計算的平臺建設。據華經產業研究院報告,未來兩年內,隱私計算將以超110%的速度增長,至2025年,市場規模達到192.2億元。Gartner報告指出,至2024年,隱私驅動的數據保護和合規技術支出將在全球突破150億美元以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