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推進過程中,我國會面臨產業結構變化、勞動生產率提高、
碳排放下降、GDP繼續增長等情況。預計到2060年,我國GDP會從現在的100多萬億元漲到400多萬億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指出。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總規劃師張益國表示,可再生
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途徑。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減碳不減生產力的重要支柱。近年來,我國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首次超過煤電,達到12.13億千瓦。
能源轉型離不開
金融支持。朱民表示,碳中和投資規模大、周期長、風險高。碳達峰前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基礎設施和新能源科技創新,這將為未來轉型打下基礎。同時,也需要創新投資工具,對現有投融資體制進行改革,推動債券市場發展,比如擴大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產品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規模。據分析,預計到2050年,我國碳中和累計投資規模約為180萬億元人民幣。
“要加大對綠色建筑的綠色金融支持力度,做好包括綠色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認定,這涉及從土地招拍掛、城市規劃、住宅建筑設計到住宅建筑綠色性能監測、住宅建筑綠色性能保險保證等一系列配套。”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強調。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