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山:目前,城鄉建設領域在相關法規政策和標準規范的規定和引導下,減排降碳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成效來看,至2021年底,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城鎮節能建筑達到277億平方米。我國綠色建筑面積占到城鎮新建建筑面積的84%,全國累計建成的綠色建筑面積超過85億平方米,已形成全世界最大的綠色建筑市場。
實踐中,全國各地在綠色建筑設計、綠色
低碳建筑材料、低碳節能建筑設備、智能控制系統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也為全球碳減排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節能建筑材料包括節能保溫材料、太陽能電池板、低碳
水泥等,這些材料在海外的綠色建筑項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中國的地源熱泵技術也在歐洲和北美等地得到了廣泛應用,可有效地提高建筑的
能源效率,降低
碳排放。
盡管如此,面對全國龐大的存量住房和增量建設需求,各地城鎮化進程仍將長期推動能耗與碳排放的剛性增長,建筑碳排放還存在較強的增長動力。與此同時,龐大的既有建筑存量存在碳排放的鎖定效應,若要實現碳減排,必須對建筑進行規模化的節能降碳的改造。
從技術看,我國建筑節能減排技術已經探索數十年,但建筑節能降碳仍面臨技術應用不充分、成本相對較高等問題,影響了新技術的廣泛推廣和使用。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已經逐漸進入存量時代,低成本無成本的節能潛力挖掘后,相對較高成本的建筑節能降碳所帶來的增量成本壓力較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