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需要注意一件事,現在有人在宣揚搞碳封存項目的利潤很大,事實真是如此嗎?
國際上最成功的碳封存項目在美國,已經運營了10年,但去年已經停運。因為,碳封存的過程較復雜,并同時要有
碳排放,封存量與排放量兩者相差不大,而且這個過程中商業成本非常高,大約200美金才能封存1噸二氧化碳,而1噸
碳交易在中國只有50元,在歐盟也只有80歐元。另外,中國每塊土地都存在著地震斷裂帶,油氣資源少、地層較脆弱,所以要儲存大量二氧化碳的難度很大。
碳利用技術經濟價值有一個金字塔模型,最底層的是二氧化碳強化石油開采技術,驅替煤層氣、礦山滅火等,可以消耗大量的碳。優點是不產生附加產品,增強原有利用率;第二層是二氧化碳礦化利用(
水泥、礦渣等),
農業氣肥等,目前被廣泛應用,價值百元-千元/噸;第三層是二氧化碳生物轉化,轉化產品涉及食品、淀粉、飼料、化妝品等;第四層是二氧化碳生物轉化,與第三層同樣具備高附加值,產品價值在百元-萬元/噸;第五層就是碳納米材料,具有最高附加值,產品價值在萬元-百萬元/噸。
但現在成熟的技術還很有限,即使成熟的技術目前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可以說90%的技術還在創造中。目前,中國GDP是世界第二,但碳排放卻是美國的兩倍多。其中,水泥和鋼材生產環節產生的碳排放就占37%,將來還有很大的科技創新。
有人說,水泥還有什么科技創新空間?比如羅馬斗獸場,采用的是火山灰和生石灰攪拌起來的
低碳水泥,而斗獸場至今兩千多年,水泥硬度還在不斷提高。這種古老的零碳建筑材料、如果加以利用就可以降低水泥的二氧化碳排放。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