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碳中和 查看內容
    • 620
    • 0
    • 分享到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雙碳”阻力眾多,需盡快健全政策和法律法規體系

    2023-5-19 16:31

    來源: 中國政法大學

    實現“雙碳”目標任務艱巨


    “實現‘雙碳’目標任務艱巨,需要政策和立法提供強制力和約束力。”在王燦發看來,“雙碳”目標的實現面臨來自多方面的阻力。

    首先,我國的碳排放量大,但減排時間緊、幅度大、任務重。說到這里,王燦發舉了個例子,“上世紀90年代,歐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45億噸的峰值。如今中國碳排放量已超100億噸,卻仍未達到峰值。”歐盟提出要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其碳達峰和碳中和之間間隔了60年。而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僅有30年時間。因此,我國面臨比發達國家時間更緊、幅度更大的減排要求。

    同時,我國還面臨發展經濟的問題。王燦發指出,從2015年到2020年,中國城鎮每年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000萬人,推動就業需要新建工廠、發展產業,這也意味著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

    另外,我國減排過程中存在復雜的利益關系。一方面,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的發展速度不同、人均GDP差距較大,不發達地區比發達地區面臨更多的減排壓力。另一方面,不同行業的減排力度也不一致。不同行業碳排放結構不平衡,制造、采礦等行業排放量大、勞動力密集,需要通過更新技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技術越先進,需要的勞動力越少,就業矛盾將進一步激化。同時,減排重點集中在少數行業,會給這些行業帶來極大的壓力,增加碳減排的阻力。

    此外,我國未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減污降碳的同時需要兼顧生態保護與生態修復,資金投入量大。與此同時,我國缺少減碳固碳的核心技術和專利,需要花大價錢購買國外專利,進一步增加了實現“雙碳”目標的資金壓力。因此,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更多的強制力和約束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