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廣州市委網信辦組織全市統一的政務
區塊鏈基礎平臺和全國首個區塊鏈可信認證服務平臺,主動聯合相關業務部門推廣
區塊鏈技術在營商環境、數字政府等領域的場景化、便利化、創新化應用,上線近30個政務服務領域應用場景,首先是開展自主可控政務區塊鏈平臺建設,實現區塊鏈+電子印章、電子證照等150多類3000多萬條業務數據上鏈;二是創新應用,建設全國首個基于區塊鏈的可信認證服務平臺——“信任廣州”數字化平臺,平臺不限區域引入各地可信認證服務機構,為廣州及港澳地區用戶提供全程一體化、網絡化的身份認證、電子印章、電子簽名服務;三是打造營商環境改革新優勢,優化了稅務征管流程和提高企業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效率;四是部門聯動,推進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上鏈,數據實現實時共享和不可篡改,醫療檢驗結果“上鏈”,解決互認問題,宏觀經濟數據“上鏈”實時公開,保證真實與可追溯。
網絡安全:高質量發展的“守門員”
作為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守門員”,網絡安全一直備受廣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在市委網信辦統籌協調下,廣州推進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網絡安全統籌協調機制基本建立,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網絡安全和信創產業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和宣傳教育深入推進,為廣州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和國際大都市提供網絡安全保障。
當前,廣州正統籌布局網絡安全發展,積極制定網絡安全政策,從企業引進、產業集聚、人才培養等方面著手,加快推動網絡安全產業的發展。
2020年9月,廣州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廣州市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是廣州首份專門針對網絡安全扶持的政策。各職能部門在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共服務平臺以及人才引進等領域均有網絡安全相關扶持政策。
同時,廣州引進網絡安全龍頭企業,推動網絡安全產業集聚發展。據了解,廣州與中國網安、綠盟科技、奇安信等國內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協議,在網絡安全頂層規劃、城市網絡安全運營服務等方面進行合作。此外,廣州成立了網絡安全產業促進會,加強資源整合,匯聚國內外網絡安全產業領域產學研用資源,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交流合作。還有,廣州大力推動校企合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目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在穗高校都設置網絡安全學科。加大對高校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同時,推進企業與院校聯系,通過開展網絡安全繼續教育、網絡學習等方式加快人才培養。
“廣州強化網絡安全保障的舉措主要體現在‘四高’:強化網絡安全組織領導,‘高站位’推動網絡安全頂層設計;強化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建設,‘高要求’打造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強化網絡安全技術支撐能力建設,‘高標準’建設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強化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高質量’開展網絡安全宣教工作。”廣州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專家說法
廣州互聯網協會黨支部書記、秘書長章江花:
廣州積極打造良好的互聯網產業生態
“今天我們談到的互聯網已經不是過去的互聯網,不僅包含技術,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互聯網融合各產業并形成了新業態,比如我們的數字創意產業、工業互聯網等。”章江花表示,過去10多年互聯網產業積極探索、踐行數字化和產業化融合,積累了大量產業數字化的解決方案、數據治理的能力和經驗。在新的征程,互聯網產業要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賦能實體經濟,特別是我們的制造業、教育、醫療、
能源等傳統產業;要積極發揮平臺經濟的優勢,服務高質量發展。
作為服務新業態的社會組織,廣州互聯網協會將進一步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繼續做好廣州市網絡生態治理基地相關工作,整合生態相關資源,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網民等生態資源作用,完善行業自律機制,推動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網絡生態共建共治共享;同時,圍繞實體經濟、產業發展需求,團結互聯網產業生態資源,積極服務廣州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章江花表示,為推動數字經濟實現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應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首先是加強和傳統行業社會組織交流和跨界融合,同時通過區域間協作平臺如粵港澳大灣區互聯網
聯盟等組織和粵港澳大灣區高效協同,探索區域間數字經濟在各領域的合作機制。
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陳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