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預計“X”日將于2013年10月17日到來。共和黨試圖借債務上限問題取消平價醫療法案,并指出財政部可以通過優先償付國債利息及到期國債本金來避免違約。由于債務上限談判陷入僵局,美國政府在2013年10月1日部分停擺。在“X”日到來的前一天,美國國會通過2014年持續撥款法案,為政府持續提供資金至2014年1月15日,并暫停債務上限至2014年2月7日,從而結束了2013年聯邦政府停擺的局面以及債務上限危機。
由于民主黨傾向于積極財政政策而共和黨主張財政平衡,因此債務上限問題在民主黨執政而共和黨掌控眾議院時協調難度大增;如果前一段時間民主黨政府因各種原因而產生巨額財政赤字,那么債務上限博弈就更加激烈,2023年債務上限博弈就屬于這種情況。民主黨拜登政府借抗擊疫情和提升競爭力為由大搞財政刺激,2021年和2022年美國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分別達到12.3%和5.5%,巨額財政刺激引發的供不應求甚至使得美國經濟出現20世紀80年代以來罕見的滯脹格局。因此,當共和黨在2022年中期選舉中重新掌控眾議院之后,遏制民主黨的大手大腳花錢便成為眾議院共和黨人的主要任務。
4月26日,眾議院通過了議長麥卡錫的債務上限草案《限制、節約、增長法案》,該法案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將債務上限提高1.5萬億美元并暫停至2024年3月31日,2024年3月31日之前政府無需考慮債務上限問題,但2024年4月1日開始債務上限將重新生效,而債務上限也將從目前的31.4萬億美元提高到32.9萬億美元。二是將聯邦預算削減至2022年水平,同時將未來的支出增幅限制在每年1%,削減開支影響除國防外的醫療保健、科學教育和氣候保護等項目。三是廢除《通脹削減法案》中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系列稅收抵免措施,以及鼓勵使用電動汽車和生產清潔電力和燃料的補貼計劃。四是取消學生貸款債務豁免(此前拜登政府為年收入低于12.5萬美元的借款人免除了學生貸款債務)。五是要求領取食品和醫療補助的低收入者延長工作時間以換取福利。六是鑒于新冠疫情已經基本減退而要求撤回尚未使用的疫情援助資金。
眾議院共和黨人的這份債務上限草案很鮮明地表達了借提高/暫緩債務上限來抑制民主黨財政支出能力的意圖,其中部分內容具有緩解滯脹的現實意義。同樣清楚的是民主黨人不可能接受這份草案,拜登多次要求共和黨在沒有任何附帶條件的情況下擴大債務上限,并公開拒絕就此議題進行談判。5月9日,拜登就債務上限問題與國會領導層會談,拜登會后表示會談富有成效,但麥卡錫稱會談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民主黨和共和黨有關債務上限的博弈結果取決于多方面因素且具有較高不確定性,2022年,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未能大獲全勝、麥卡錫在創紀錄的15輪投票和做出多項巨大妥協之后才當選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作為特朗普的忠實盟友以及2024年特朗普再戰拜登等因素,都會從不同方面影響到本次債務上限博弈。根據歷史經驗,我們認為本次債務上限博弈有如下四種結果:
第一,考慮到美國國債歷史上首次違約對全球
金融市場、美國國家信譽以及兩黨領導人政治聲譽的巨大影響,兩黨可能各有讓步,在“X”日到來之前簽署立法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我們預計這種結果的可能性為50%。
第二,鑒于本次債務上限博弈牽涉較多個人層面和2024年總統大選的考慮,共和黨在國會中的席位不如2011年和2013年以及民主黨政府財政刺激規模過于龐大難以為共和黨接受等因素,兩黨分歧更大更難以妥協,可能短期提高債務上限,爭取更多時間進行談判,預計這種結果的可能性有30%且趨于上升。根據目前日程安排,拜登將于5月19日至21日出席在日本廣島舉行的G7峰會。
第三,在兩黨分歧無法及時彌合的情況下,拜登政府援引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償還國債利息和到期國債本金,從而避免國債違約,但可能會暫時關閉部分非核心政府部門,預計這種結果的可能性為19%。美國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規定公共債務的有效性不容置疑,美國政府必須償還公共債務。5月5日,拜登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及是否會援引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來解決債務上限問題,他表示“還沒有走到那一步”,這實際上是暗示他并未排除這一手段。5月9日,拜登與國會領導人會談后接受采訪被問到同一問題時,拜登稱一直在考慮第十四條修正案,拜登密友——哈佛大學法學教授Larry Tribe認為這是合法的,但這涉及法律訴訟問題,需要參考法院對此的意見才做定奪。
第四,兩黨在“X”日到來之前無法達成任何協議且美國政府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美國國債實質性違約,我們認為這種結果的可能性只有1%,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極不可能。歷史上債務上限危機曾導致美國主權信用
評級被下調(2011年8月)、聯邦政府短暫部分停擺(2013年10月),但從未發生過美國國債違約事件。
如前所述,本次債務上限博弈環境比2011年更為惡劣,因此在“X”日到來之前達成協議的難度高于2011年和2013年,因兩黨未能及時達成協議而導致部分非核心政府部門停擺的概率高于2013年,美債違約(即使是短期)的可能性高于以往任何時候。金融市場正在對美債短期違約風險進行定價,2023年4月,美債1年期信用違約利差(CDS)已經超過2011年水平(與此同時5年期CDS雖然超過2013年水平但顯著低于2011年水平);5月9日6個月內短期限美債利率全面超過2007年年初水平,與此同時10年期美債利率受益于避險需求而繼續處于3.5%附近的較低水平,美聯儲持續收緊貨幣流動性與美債短期違約風險兩重因素疊加使得美債3個月/10年利差倒掛程度達到1982年有歷史數據記錄以來的最大值。
債務上限博弈過程及結果對宏觀市場影響的差異性較大。若兩黨經過艱難的談判在“X”日到來之前達成協議,對宏觀市場的影響較小,但艱難的博弈過程及其引發的違約擔憂也足以推高短期國債利率、打壓股市風險偏好、抑制企業投資信心和家庭支出意愿,造成直接的國民經濟沖擊和居民財富影響。協議達成時點離“X”日越近則沖擊也會越大,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估計這種情形下美國最多可損失20萬個工作崗位,實際GDP環比年率減少0.3個百分點。而且有關債務上限問題的反復博弈會引發市場對美國政治體系運作能力的質疑,僅僅是違約擔憂本身對國家償債信譽產生嚴重影響,我們認為今年債務懸崖問題導致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到下調的概率大于2011年。如果兩黨無法在“X”日到來之前達成協議,而決定短期小幅度提高債務上限,爭取更多時間進行談判,對宏觀市場的影響與上述分析并無根本性差異,只是經濟和市場受抑時間更長,沖擊和損失規模水平級擴大但非指數級上升。
如果兩黨實在無法達成協議,而拜登政府援引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來避免國債違約,毫無疑問會立即引發曠日持久的法律訴訟問題,而且美國政府正常運作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下債務上限問題對美國經濟沖擊的力度會顯著放大,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到下調的概率明顯上升,全球宏觀市場都會受到美國糟糕政治博弈的溢出影響。而且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形勢也會受到影響,目前來看,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大概率仍是拜登對壘特朗普,而拜登借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來應對債務上限問題必然引發市場對拜登政治協商能力的質疑,共和黨也會抓住這個情況大做文章,2024年總統大選形勢將偏向特朗普一方,美聯儲結束緊縮進程而轉為寬松立場的時點會相應提前。
若兩黨無法在“X”日到來之前達成協議,也沒有采取有力措施避免美債違約,這種從未發生過的嚴重事件會立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海嘯,全球經濟形勢、美國主權信譽甚至國際貨幣體系都會感受其深遠沖擊,而且美國政府無法在國債違約引發的經濟衰退中制定反周期措施,美聯儲有可能立即大幅度降息以對沖宏觀市場影響。CEA估計最糟糕情形下美國可損失830萬個工作崗位,實際GDP環比年率減少6.1個百分點。
回顧2011年和2013年債務上限問題對金融市場影響可以發現,在債券市場上,違約風險導致短端利率上升而避險需求壓低長端利率,因此期限利差有所縮小(或倒掛程度擴大)。在股票市場上,市場風險偏好的下降導致美股趨于調整,但美聯儲潛在邊際寬松可能性以及長端利率下行也為股市提供部分支撐,最終股市調整幅度取決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2011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標普500指數下跌17.8%(部分反映主權信用評級下調的影響),而2013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僅下跌5%。
在外匯市場上,2011年7月11日至26日美元指數從76.7回落到73.5,市場對兩黨終將達成協議的憧憬(以及最終達成協議)推動美元指數反彈至8月4日的75.3,但隨后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再次打壓美元指數,整個8月美元指數偏弱運行。2013年9月6日至10月15日,美元指數從82.7回落到79,反映了談判緊張情緒以及美國政府短期部分停擺對美元匯率的打壓作用。但無論是2011年還是2013年,當債務上限問題得到處理之后,美元指數都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回升過程。
在商品市場上,美債違約風險自然帶來黃金的避險需求,2011年7月初至8月22日,倫敦黃金飆升28.3%,但這隨后黃金價(2019.05, -3.65, -0.18%)格就進入長達4年的長期調整階段。2013年8月底至10月上半月黃金價格偏弱調整,僅在10月15日至28日有一個8.8%的小幅反彈。2013年黃金市場整體籠罩在美國經濟強勁增長而美聯儲開始縮減QE的利空影響當中,可見黃金價格如何反映債務上限問題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而定。WTI原油(71.37, 0.26, 0.37%)在2011年7月至8月初大致企穩,只是在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之后有一個8.5%的調整;2013年9月至11月WTI原油則從110美元/桶大跌至92美元/桶,顯示出政府部門部分停擺導致的經濟混亂對原油需求的影響。倫敦銅的波動方向與原油基本一致,只是在幅度方面有所差異。(作者單位:建信期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