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虛擬電廠頗受
能源行業熱捧,多個省份、企業加速布局相關項目。其中,
上海虛擬電廠參與的負荷類型最多;
山東虛擬電廠既可參與輔助服務,也可參與日前現貨交易;
廣東開啟需求響應市場化交易;
山西率先出臺虛擬電廠建設和運營管理實施方案,并圍繞現貨市場修訂細化虛擬電廠市場化運營規則,為虛擬電廠實現商業運行探索盈利模式。目前,山西正推動兩批合計10個虛擬電廠試點項目,累計可調節容量達400兆瓦。
“山西已初步建成中長期‘電力交易+電力現貨+輔助服務+零售市場’協同較完整的電力市場體系,也率先在全國實現電力現貨市場的不間斷運行。”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長侯秉讓在
論壇期間表示。
另外,為解決虛擬電廠運行機制的“靈魂”問題,
深圳市成立虛擬電廠管理中心,負責虛擬電廠管理平臺的建設和日常運行維護,并建立虛擬電廠日常運行的管理制度,組織開展虛擬電廠用戶注冊、資源接入、調試管理、調度運行、響應監測和效果評估等工作。同時,深圳市發改委還明確,加快推動分布式光伏、用戶側儲能、V2G 等分布式能源接入虛擬電廠集中管理等工作。
企業層面,除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國網綜能服務集團、國網信通等央企布局虛擬電廠外,天合光能、奧特迅、朗新科技、金智科技、遠光軟件等民企也加速進入賽道,與虛擬電廠相關的5G技術深化應用、能源工業云網等均在加速探索研究。
“當前虛擬電廠建設如火如荼,反映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迫切需求。”華北電力大學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執行院長王鵬指出,“以冀北虛擬電廠為例,其在國內率先探索虛擬電廠參與調峰輔助服務,實際調峰電力在00:30-04:30持續保持在18兆瓦左右,調峰效果顯著。冀北電力累計聚合
張家口、
秦皇島、
承德、
廊坊、
唐山等5市和
北京市蓄熱式電采暖、智慧樓宇、可調節工商業等11類可調節資源,最大調節能力20.4萬千瓦。”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