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領域新建工業項目必須入駐工業園區,提高集約化、現代化水平,形成規模效益,提升
能源環境等基礎設施使用效率。聚焦現有產業基地集中集聚發展,鼓勵不同行業和產業鏈上下游融合發展,提高集約化、現代化水平,形成規模效益,提升能源環境等基礎設施使用效率,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
碳排放。支持關聯產業集群化發展,構建企業首尾相連、互為供需和生產裝置互聯互通的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減少物流運輸能源消耗。在落實產能置換等要求前提下,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兼并重組。(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
西寧市、海東市、海西州、海南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協同配合。省、市(州)、縣(區)協同配合,統籌推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工作的貫徹落實。要定期跟進企業技術改造項目進展,積極協助企業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推動項目順利實施。(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西寧市、海東市、海西州、海南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大財稅
金融支持。落實節能專用裝備、技術改造、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稅收優惠政策。用好省內企業轉型升級、中小企業發展等專項資金,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企業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隱形債務的前提下,靈活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貨幣政策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機構為重點領域內具有顯著節能減排效應的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貸款。對于積極實施改造升級,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企業,優先列入專項資金及相關優惠政策支持序列。(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國家稅務總局
青海省稅務局、人行西寧中心支行、青海銀保監局、青海證監局,西寧市、海東市、海西州、海南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發揮政策合力。做好重點領域節能改造與產業結構調整、環境準入、節能審查、能耗雙控、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等工作的銜接。按照加強高耗能項目源頭防控的政策要求,通過能耗核定、節能監察等手段,加大管控查處力度。落實電解鋁、
水泥、
鋼鐵行業階梯電價政策及其他行業綠色電價政策,有效強化電價信號引導作用。嚴厲查處價格違法違規行為。(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西寧市、海東市、海西州、海南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監督管理。加強能效水平執行情況的日常監察和現場檢查,統籌推進重點行業能耗核定,技術改造項目完成后及時進行能效評估,確保相關政策要求執行到位。運用通報批評、用能預警、約談問責等工作機制,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發揮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作用,加強對違規企業的失信聯合懲戒。對列入能效落后清單企業目錄且未能按期改造升級的項目和企業,限制用能;鐵路運力緊張時,對列入能效落后清單企業目錄且未能按期改造升級的企業裝車進行調控。(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西寧市、海東市、海西州、海南州人民政府,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