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當下仍然面臨著較為嚴重的
能源短缺問題,盡管諸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被引入能源結構,可若任由大規模的AI開發工作無序進行,無疑會導致極其可怕的結果。我們可以把現有能源體系看作一塊定量的大蛋糕,
人工智能研發顯然是其中的一大食客;在能源的存量競爭中,如若任由魯莽的食客吃掉大頭的蛋糕,那么原本的蛋糕便就無法抵償其他項目的能源需求,隨之而來的就是化石能源的巨量消耗和
碳排放的新高潮。這與我國30-60的雙碳目標顯然相悖,亦不利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資源的存續。
在不遠的將來,大批的人工智能集成服務群可能會扎堆出現,各大城市的周圍也會集結各類超級運算中心,這背后的潛在電力支持將會是能源賬上的一筆巨額支出。當已有的清潔能源無法抵償能耗需要時,傳統化石能源的過量加入將成為必然的結果;除此之外,超級運算中心所需的水冷設施也可能導致廢熱廢水等環境污染問題,這對于大中型城市的發展也較為不利。在當下,雙碳計劃的提出和相關政策的調和已將我國的碳減排工作維系在一個可控范圍內;然而,人工智能研發的無序介入極有可能成為節能減排一個不可控變量,這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審慎對待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