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季剛:實際上,中國企業很難買到真正有技術含量的公司,一些買到的公司往往處于相對面臨淘汰的行業。我們曾經幫助國內公司買到過某持有先進技術的外國公司,國內公司并購成功后成為了技術持有者,產能加起來甚至在其所處行業成為了全球排名第一。
在這一案例中,為何外國公司會賣出自己的技術?這是因為對方堅信未來是生物的世界,傳統石化材料已被淘汰,所以選擇在價格最“不虧”的時候賣出,再去研發新技術新材料,這種新材料可以更貴,但在特定市場有人買單。目前,國外很多競爭者有一種思想,就是某一個行業,一旦中國人能夠開始做了,這個行業的飯就“吃不了了”,所以干脆賣出,賣出后再去突破新技術。
對于技術封鎖問題,我個人認為現在的狀態才是人類歷史的常態,之前的20年,美國自身的繁榮使得它非常樂觀,把傳統上的貿易打壓都扔掉了。但實際上,只要你的競爭力比別人強,就會遭遇打壓,德國也處于過被打壓的位置,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考慮,這是自然的事情,沒有被打壓只是因為別人還沒有注意到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