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季剛:科技分為生活科技、生產科技兩種,我會從生產科技的角度來看待ChatGPT的問題。事實上,過去也有使用AI的先例,如國外有企業很早就開始使用商業智能,雖然其更多給出的是比較線性的判斷,但這些線性判斷已經帶來了好處。例如采購機器人在歐洲已經很成熟了,整個采購行為流程不需要人為參與。
但為什么相似的工具在中國推不起來?這與很多企業的數據治理能力是有關系的。如果數據能夠絕對嚴謹地進入系統,剩下的信息由系統繼續處理,理論上不會出錯,就跟會計系統一樣,如果出問題一定是舞弊或者錯誤。不過,從大概十年前直到現在,國內很多企業無法運用這樣的技術,主要還是公司治理和數據基礎的問題。
ChatGPT的出現說明AI有了更強的能力,但這個能力未必是一種全面的能力。當前的AI具備更好的歸納能力和演繹能力,甚至有可能基于此衍生出認知,這些能力一定能夠發揮更大作用,如輔助管理。但如果數字治理不好,AI得出的結論會不會有問題?這類AI在國內產業界應用范圍可能會相對更窄。
反過來看,我所在的行業實質上也是做歸納和演繹的,我覺得很多公司的戰略部、市場研究部的一些低價值部分會被AI替代,最后人要做出的往往是最終的決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