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將數據列為生產要素,《
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統籌金融數據開發利用。釋放數據生產力是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應有之義。擔保品業務開展過程中沉淀了海量客戶和交易數據,基于大數據和
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金融科技實踐為激活數據資產、打造數據引擎提供了解決方案。
從全球行業實踐來看,大數據技術在擔保品領域最核心的應用在于擔保資產的最優化配置,可以針對金融機構個性化投資策略和業務習慣,基于監管約束、市場行情、持倉情況等歷史數據,融入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推介的擔保品組合動態優化,幫助客戶更有效匹配、調動和運營系統內的擔保品資源。此外,在宏觀層面,由于擔保品框架體系已經覆蓋金融市場的各個方面,具有系統重要性,擔保品業務數據也成為金融監管的重要關注領域。因此,強化專業化數據支持,深度拓展對市場、監管、風控服務等方面的科技支撐能力,將是我國擔保品管理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方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