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機出現在2021年。這年9月,渝中區入選中央網信辦國家
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力爭用兩年時間探索一批創新性強,可推廣的
區塊鏈應用案例,建設立足
重慶、輻射西南的全國區塊鏈創新高地。
“把 ‘應用’作為發展區塊鏈產業的落腳點,關鍵是要在場景打造中找準突破口。”渝中區網信辦相關負責人稱。不同于簡單的“拿著錘子找釘子,拿著技術去試場景”,他們主要聚焦
金融、商貿、文旅等本土優勢領域,從城市發展、社會治理等最現實最緊迫的任務中尋找切入點,打造一批管用實用的重點場景、特色場景,通過以數據流打通決策流、業務流、執行流,促進政務服務、基層治理水平的提升。
目前,渝中區正集中力量,試點建設“區塊鏈安全發展監管平臺”“公積金信息共享
聯盟鏈”等28個
區塊鏈應用場景,涉及金融服務、社會信用、電子政務等豐富類別,探索區塊鏈在政用、民用、商用等領域的綜合應用。
重慶田密鏈上科技是一家從事文化創意的互聯網公司。去年,“鏈存證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后,他們便率先嘗試利用
區塊鏈技術,為公司原創的卡通、形象IP等獲取數字版權。“傳統的方式是去政府部門登記,交錢不說,還得把照片打印了送去,而現在只要登陸平臺,提交關聯信息后,就算登記確權了。”公司負責人鄧松說,區塊鏈技術確保登記信息不被篡改,在后期維權中,還可作為證據使用。
通過構筑區塊鏈場景,數據要素價值也得到有效釋放。在位于大石化新區的信天翁數據科技(重慶)有限公司,記者佩戴上智能儀器后,不到五分鐘便完成了一次常規體檢。
“我們與各醫療機構協同建立起大數據病例庫,通過AI比照進行分析,從而判斷用戶當前的健康狀況。”公司負責人王翔說,利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分布存儲等優勢,他們實現鏈上數據實時更新,真實可信,把碎片化的數據集成為有效的生產力數據,使遠程醫療,智能輔助診斷等更加精準。
目前,渝中區與區塊鏈相關的軟件著作權登記量就有400逾項、專利2項,一批獨角獸企業、科研機構還牽頭參與區塊鏈標準制定,形成區塊鏈地方標準5項、團體標準1項、行業標準2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