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區塊鏈是構筑數字經濟的基礎,早在“十三五”期間,渝中區便緊緊抓住
區塊鏈技術這個新風口,在大石化新區成立了國內首個以區塊鏈為主題的數字經濟產業園,培育引入了趣鏈科技、浪潮云鏈、弦力場科技等一批具有自主技術創新能力的區塊鏈知名企業,在區塊鏈底層技術開發上率先搶跑。
“發展以軟信產業為代表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是我們 ‘深耕’20平方公里有限空間,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渝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短短幾年時間,渝中區就推動區塊鏈服務網絡(BSN)落戶,國家“星火·鏈網”區塊鏈骨干節點等一批新基建建設,打通了數據開放共享的高速公路。
在業界,區塊鏈被視作最安全的數據賬本,廣泛應用于
金融服務、合同契約、慈善
公益、
物聯網等眾多行業。
“看起來似乎 ‘萬事皆可上鏈’,但縱觀全國,真正能將區塊鏈技術實際落地的公司并不多。”渝中區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譬如有養殖戶就曾找到當地一家軟件開發公司,希望用區塊鏈給豬肉溯源,但疊加完設備投入、數據上鏈等各環節成本后,豬肉售價也被拉高了一大截,銷量反而下降。
“投入不小,如果場景沒選對,
區塊鏈應用還比不上傳統方式。”公司負責人說,他們花了大半年開發出來的溯源系統,卻被養豬老板果斷棄用。該負責人稱, “由于欠缺對市場、行業的把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場景應用落地難,也是我們推動區塊鏈發展最大的 ‘痛點’。”
以大石化新區為例,在2019年前后,園區與區塊鏈相關聯的企業就有200多家,高峰時期一年就能推出100多個應用。盡管它們都打上了“區塊鏈+”的標簽,但大部分應用以定制開發為主,普遍停留在小打小鬧的試驗階段,“來得快,去得也快”。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