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作為數字時代新土地,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將數據轉變為數據資產,使其有序流轉與合規使用,并在過程中對數據進行合理的定價和收益分配,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課題。在解放數字生產力的道路上,人們進行了多種技術路線的探索與嘗試,其中
聯盟鏈和隱私計算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兩條路徑。
聯盟鏈是對
區塊鏈技術的變形應用,是
區塊鏈技術在行業應用的失敗嘗試。馬士基和IBM建立的TradeLens的關閉是聯盟鏈應用發展道路的縮影。TradeLens官方回應的關閉原因是不能滿足全面的、全球化的協作需求,其背后正是聯盟鏈路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技術開放度不夠,以Hyperledger為代表的聯盟鏈架構,數據中心化程度依然很高,違背了區塊鏈開放網絡的前提,不利于生態擴展;二是沒有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聯盟鏈缺乏對通證激勵模型的支持,鏈本身不能提供激勵,就只能依賴鏈外激勵。TradeLens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核心企業不愿意將核心業務和核心數據放在鏈上,因為缺少動力。
隱私計算是數據要素共享的另一條技術路徑,但就目前發展情況而言同樣存在較大局限性。在技術安全性上,隱私計算涉及的算法多樣,無法保證多方計算的各參與方都嚴格遵守協議流程,存在參與方同謀、數據投毒等風險;在計算和通信負載層面,大規模應用隱私計算普遍面臨計算和網絡負載的限制例如通過隱私計算聯合建模的耗時是傳統機器學習的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在安全共識層面,參與者很難直觀驗證各方的安全性,當前也缺少隱私計算安全分級標準,實際應用場景下的各方安全共識通常難以達成;在互操作性上,每一個隱私計算應用方都面臨著與不同機構多方計算的問題,但各方部署的隱私計算平臺可能基于特定的算法和設計實現,平臺間很難完成信息的交互。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