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構建了虛擬和現實世界的橋梁,讓虛擬世界變成了平行宇宙。元宇宙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意識形態、網絡主權等核心利益。它在國內外已經形成了產業生態,并成了一個增量市場,但我國的元宇宙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缺乏整體性規劃。
這一方面,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等概念正在受到挑戰。與試圖確定誰“擁有”數據相比,更重要的是誰有權訪問、控制和使用數據。我國需要主動開展元宇宙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避免出現成為元宇宙全球最大數據生產國,而其他國家主導全球元宇宙技術標準和規則的局面。
暢通我國數字經濟雙循環,需要增強數據、算力等生產要素。只有構建中國自主可控的元宇宙技術標準體系,才有可能以安全的數據要素為核心,分享數據價值。因此,我國必須引領世界元宇宙科技發展前沿,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中國元宇宙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
能夠形成元宇宙應用的關鍵是構建可利用的基礎技術和支付體系,以及各種元宇宙的應用。總的來說,就是要去中心化,構建“軟硬件許可Web3.0”的元宇宙核心技術和標準體系、基礎設施、基礎技術、支付體系、典型應用,這應該是我國的元宇宙體系架構。
我國在基礎設施方面有深厚積累。在通信網絡方面,我國在5G時代確立了全球主導地位。針對6G研發,“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形成了產學研用共同參與的完整6G研發體系。在算力算法方面,我國科研機構構建的算力網絡可以支撐泛在互聯的實時計算需求,實現通信、網絡與計算的高度協同,實現去中心化和系統可控之間的平衡與轉化,支撐國家內外雙循環的大戰略。
在交互媒介與終端方面,我國AR/VR接入技術有長足的進步;在腦機接口等相關技術方面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可以換道超車研究實現面向未來元宇宙需求的腦機接入解決方案。實際上,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錢學森就對虛擬現實有過展望,并起了一個很有“中國味”的名字——“靈境”,他指出“靈境”技術能“擴展人腦的知覺”,預見到人機深度結合將對人類社會帶來深層變革。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