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面所講,Web3.0目前還僅停留在概念的階段,人們甚至對這個概念本身都沒有完全達成一致。但毫無疑問的是,當前主流的Web2.0一定會向前發展。從目前的認知來看,基于
區塊鏈來進行打造的去中心化互聯網很可能就是Web3.0。盡管相較Web2.0存在諸多優勢,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Web3.0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第一,Web3.0的核心是基于區塊鏈來進行打造的,而區塊鏈本就存在效率低的問題,作為一個分布式的賬本,把賬本分發到所有節點,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和時間,相較于中心化的系統在效率方面并不占優勢;第二,區塊鏈和
加密貨幣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市場
聯盟,包括從業者、風險投資人員都在鼓吹區塊鏈和Web3.0的概念,以此來和Google、Facebook等壟斷巨頭競爭,這其中可能有過度營銷成分;第三,Web3.0的構建主要是基于區塊鏈、密碼學等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的技術,相關配套技術的不成熟也會導致Web3.0的落地應用存在較大問題。
加密貨幣和穩定幣生態系統
從目前的業界公開討論和市場技術的研發趨勢來看,NFT和Web3.0都和區塊鏈——尤其是公有鏈密切相關,其中,加密貨幣無疑是生態系統運作的重要一環。
加密貨幣是一種私營部門的數字資產,主要依賴于密碼學和
區塊鏈技術。加密貨幣市場的不同組成部分:包括無支持的加密貨幣(如
比特幣),穩定幣和去中心化
金融,在復雜且不斷發展的生態系統中密切相關,且與傳統金融體系的聯系日益緊密。
目前,海外主要平臺的NFT交易基本以加密貨幣進行結算,原因有三點。一是從技術路徑上來看,使用加密貨幣支付會更加方便。作為構建在區塊鏈上的產物,NFT在技術上與同質化代幣——例如:比特幣和
以太坊——并無區別,而用來存儲NFT的數字錢包一般都可以兼容加密貨幣。二是更多的創業平臺從理念上認可加密貨幣作為支付方式,從而將NFT、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納入同一商業生態系統。三是目前90%以上的NFT是建立在公有鏈以太坊上的,在以太坊上存儲和轉讓NFT都需要向礦工支付一筆手續費,這筆手續費必須以加密貨幣進行支付。因此,NFT目前的交易市場被納入加密貨幣的市場范圍之內的。
在加密貨幣品類中,穩定幣是一類特殊資產,旨在通過錨定特定資產(一般是美元)、一籃子資產或通過一定的貨幣供給和收縮機制來維持穩定的貨幣價值。相對于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價格波動較大的加密貨幣,穩定幣具有相對穩定的價格。目前,穩定幣主要被用作傳統法定貨幣和加密貨幣之間的橋梁,這對加密貨幣市場的穩定性和運作具有重要意義。截至2022年12月,穩定幣的市值達到近1,390億美元。盡管穩定幣只占加密資產行業總價值的一部分(16%),但它們促進了所有加密貨幣交易平臺上超過75%的交易。目前,市面上90%的穩定幣都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穩定幣廣泛地掛鉤美元為美國提供了擴大美元主導地位的關鍵機會。除美元外,不少穩定幣發行機構還持短期美國國債的儲備。這既增加了對美元的需求,又使全球買家更容易獲得美元。穩定幣可能會維持對美元的超大需求,因為網絡效應加強了美元掛鉤的穩定幣的受歡迎程度,這對美元需求未得到滿足的國家尤其如此。
在過去幾年中,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已經由一個比特幣交易所主導的市場轉變為具有更多結構化產品和細分方向的多元市場,包括以太坊、穩定幣、NFT和去中心化金融等。從目前的交易方式、業界態度,產業趨勢以及專業人員的判斷表態來看,元宇宙、Web3.0和NFT等生態依然建立在加密貨幣流通的生態體系之上,加密貨幣——尤其是穩定幣成為了用戶進入去中心化網絡的重要通道。因此,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監管機構一直在密切關注加密貨幣尤其是穩定幣的影響和風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