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施智慧醫療示范工程。進一步完善實用共享、互聯互通的省、市兩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支撐省、市、縣三級應用,推動京津冀醫療互認網絡建設。建立醫防協同、聯防聯控的綜合監測系統和傳染病多點觸發預警響應機制,提升應急響應和快速處置能力。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拓展服務模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提高衛生健康服務均等化與可及性。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提檔升級,提升醫院智慧服務和智慧管理水平,提高便民惠民服務效率。推進數字健康融合發展,鼓勵大數據、
人工智能、云計算、5G、
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應用,豐富新興信息技術在醫療衛生機構的應用場景。到2025年,每個設區的市至少建設5家互聯網醫院,建成一批醫學人工智能、醫療
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在二級以上醫院全面推廣5G智慧醫療應用。(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
2.實施智慧教育示范工程。推進教育數字化,持續推動數字校園建設,實施“優質資源”共建共享計劃,豐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推動課堂模式變革,積極發展新技術支持下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推廣智慧教育,實現教學決策、資源推送、交流互動、評價反饋智能化。持續開展教育數據治理,建設教育數據中臺,匯聚教育數據資產,推進教育管理精準化和決策科學化。加快
雄安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構建智慧教育云平臺和全場景應用體系,建成國內領先的智慧教育示范區。到2025年,建成教育管理和教育資源互聯互通的“冀教云”綜合服務大平臺。(責任單位:省教育廳)
3.實施智慧文旅示范工程。加快推進5A景區、重點4A景區、重點公共文化場館等區域的5G網絡、無線網絡的穩定覆蓋。推進公共文化場館、旅游景區數字化、智慧化建設,推動智能裝備、大數據、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新裝備在文旅資源保護、歷史文化展示、旅游沉浸體驗等創新應用。整合全域旅游、鄉村旅游、數字博物館、數字圖書館等數據資源,建設全省分級分布式數字文化資源產品庫群。持續推進“一部手機游
河北”(樂游冀)平臺功能拓展優化,豐富產品信息。到2025年,全省4A級以上景區數字化、智慧化建設全面普及應用。(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
4.實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工程。高標準高質量抓好
石家莊、
滄州、
唐山、
衡水4市及遷安、豐寧、香河等12個縣(市、區)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總結提煉優秀建設案例和經驗做法,推動共享交流和示范推廣。完善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適時啟動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加快城市路橋管網、水電燃熱等各類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感知設備應用,推動構建多元動態的城市感知網絡。支持建設城市智慧大腦,全面匯集城市感知、運行、管理等海量數據,打造全景展示、全域感知、智能調度的城市管理中樞。到2025年,打造30個左右省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部分試點城市進入全國智慧城市先進行列,引領帶動全省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展開,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委網信辦等有關部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