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各省市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積極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數據融合應用,在數據立法、數據流通交易、數據開放創新大賽等方面探索創新,全國范圍內正加速構建數據要素統一市場。但是還要看到,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化尚處于培育階段,多源數據的融合應用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社會數據對接機制亟待建立完善。國家垂直管理部門、國有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以及互聯網平臺企業等數據匯聚困難。數源企業能夠提供的數據與政府各部門實際需求無法進行有效匹配。政府各部門以采購統計級的結果數據為主,但部分需求仍需通過脫敏后的個體數據才能滿足。政府部門根據各自需要獨立采購相關社會數據,加之共享和互通不足,造成數據重復采集和難以復用的浪費。
二是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有待落實深化。不同部門、地區之間數據格式、數據標準、數據接口不統一,給數據共享流通造成障礙。數據資源共享壁壘仍難打破,行業和地方大數據缺乏統籌,條塊分割問題普遍存在。公共數據仍存在數據總量規模小、數據質量差、可利用率低的特點。部分政務數據平臺存在“有目錄無數據”“有數據無價值”的情況,開放工作流于形式。數據整合共享程度低,其多樣性、融合性無法支撐真正的數據智能。
三是政企數據融合開發仍需提質增效。目前數據對接主要采用行政上報和接口形式,數據流向以政企單向融合為主,數據量有限,數據質量也難以保證。隨著數據多源異構動態增長,政府急需既懂專業又會技術的人才,否則難以獨立分析處理海量數據。數據融合利用帶動社會、企業數據多元參與,數字化項目投融資,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尚未破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