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斌表示,國際綠證的獲取存在難題,即在電站注冊和國際綠證簽發階段向官方提交的申請文件中,數據有被篡改和造假的可能,例如:通過篡改電量結算單據進行虛假電量簽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準確可靠的數據是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效規范運行的生命線,為確保碳核查數據及結論的真實準確,
區塊鏈等技術嵌入了企業生產的各環節,實時抓取碳排放數據。
公開資料顯示,
區塊鏈技術具有多方參與、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色,不僅提升了原始數據的可信度,也可以通過智能計算對原始數據進行多方核驗,既降低了核查及復查的難度及成本,又能及時將數據處理邏輯及過程固化,確保數據處理的合規性。
“利用區塊鏈等技術手段追蹤實時數據來核證碳資產,是目前國際綠證類碳資產取信于各方,且成為標準化、可追溯
金融資產的關鍵。”祺鯤科技研發副總裁湯鵬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據湯鵬介紹,區塊鏈技術在國際綠證申請過程中,可結合在電站內部通過
物聯網設備實時采集的原始數據上鏈,與電站提供的申報資料做交叉比對,自動核驗電量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最大限度杜絕電量數據造假的可能。
其次,在申報效率上,引入自動化技術核證,進行項目批量化注冊申報及簽發,提高了項目注冊和簽發的效率,一般比傳統人工申報方式提高了2-3倍的效率。
“不僅如此,在買家購買國際綠證后,可提供完整的溯源信息,確保證書的真實性。”湯鵬強調。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