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關于Web3.0仍沒有一個精確的定義,業界普遍以Web1.0、Web2.0.0作為對比,來描述Web3.0的輪廓。
Web3.0是新一代價值互聯網,Web1.0為“可讀”,Web2.0為“可讀+可寫”,而Web3.0將是“可讀+可寫+擁有”。
Web3.0以強調數據價值歸屬為核心,具備去中心化、數據自有、數據互聯、保障隱私、高度智能和永久保存的特征。
廣義來說,所有以
區塊鏈為基礎所打造的產品及應用,都能算是Web3.0的產物。Web3.0大致有三大特點。
這是一個Web3.0應用最基本的要素,改變人類儲存價值、記錄資料的方式,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賬本,不受任何政府、組織所控制。
第二,資料所有權與互通性。
不同于Web2.0時代,用戶個資儲存在平臺中心化的服務器中,Web3.0時代的用戶個人資料都是儲存在區塊鏈上,并且由用戶持有掌握。
一方面,用戶可以決定資料要分享給誰。比如,使用
電商服務時,可以分享購物紀錄給平臺看,來獲得個性化推薦服務。
另一方面,是用戶在生態中的所有權。比如,創作者在平臺發表內容,替平臺帶來流量,并創造了優質的體驗與互動,那么也可視為擁有生態的一部分,可以獲得分潤或是相對應的代幣回饋。
第三,完善的信任機制、講求共識。
在Web.3時代,產品創辦人、用戶、投資人及
社群參與者,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且相同,產品服務運作的機制,也都是透明公開且可被信任的。
當前,Web3.0仍處于早期階段。根據A16z數據,當前Web3.0用戶規模(
以太坊地址)與1995年互聯網用戶規模差異不大,并預計Web3.0用戶有望于2031年達到10億人。
由于技術門檻較高,還沒有殺手級應用出現,嚴格來說,現在市面上多數的區塊鏈新創仍處于“Web2.5”階段,還沒有達到完全去中心化,以及讓用戶100%掌握個人資料。
但這并不妨礙Web3.0在2022年成為產業熱門關鍵詞。在A股上市公司中,目前Web3.0概念股分類中已有近40家公司,其中部分公司更是因Web3.0概念股價累漲已超100%。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