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頡看來,“產業的融合升級離不開大數據采集和
人工智能。首先就是數據的采集,涉及到數據的感知,像感知系統里有很多傳感器一類的東西,這又涉及到芯片產業。我們國家也一直在填補這方面的短板,不斷進步。”
那么,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處于怎樣的位置?李頡指出,“在人工智能實際的研究中,包括了算法模型、場景等。我們的應用場景十分豐富,同時模型算法也越來越多。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走到了世界相對靠前的位置。”
不過,李頡也強調,“我們仍然還有不少的路要走,下一步如何精準高效地采集數據,讓數據變得更加可信、質量更高,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宏觀層面來看,數據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個重要資產。從商業層面看,數據已經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產業賦能作用日益增強。數據收集之后,如何安全運用到實際的產業場景中,是我們接下來的重點。”
談及數字產業下一步的發展,李頡分享了他的觀察,“我們現在涌現了不少聚焦
區塊鏈產業的應用,區塊鏈實際上和人工智能、大數據都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它可以提供數據的交易、數據的確權,為人工智能豐富場景的應用提供可信的數據。接下來應從產業層面提前布局,做好龍頭產業,從而帶動地方的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同時進一步優化資源,推動不同行業的深度融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