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假設的林業從業者的案例就可以窺見一斑:
? 林業從業者出售木材時,森林研究所確認木材采伐是合法的,并確認地理坐標。這些信息進入第一個區塊。
? 糧農組織的地理信息系統——“手拉手”地理空間信息平臺提供可共享的豐富數據,可用于驗證先前聲明的有效性。該驗證信息進入第二個區塊。
? 該國相關部門確認該木材采伐行為的合法性。第三個區塊生成。
? 另一個獨立機構獨立確認該木材采伐行為的合法性。最后一個區塊生成。
由此一來,
區塊鏈包含了批發商追蹤木材來源和合法性所需的所有信息。
從理論上講,不管是在數字化還是現實世界當中,任何單一商品都可以用非同質化代幣(NFT)來表示,由此被整合到區塊鏈當中以追蹤其來源及到達消費者的路徑。
造林實踐中已有案例表明,新種的每棵樹都關聯到一個非同質化代幣,從而有助于打擊洗綠聲明,并確保樹木持久存在(這將通過衛星圖像不斷驗證)。
不僅如此,可追溯性和透明度還可以促進貿易,并增強土地權屬制度的法律確定性,同時對于監測氣候目標以及相關的適應和減緩行動也至關重要。比如,使用
區塊鏈技術改善碳核算有助于各國確保其溫室氣體排放符合自身對2015年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承諾。
糧農組織與國際電信
聯盟合作,開發了一個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系統試點,用以追蹤牲畜,并通過核實豬的飼養記錄,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糧農組織/Gerard Sylvester 糧農組織與國際電信聯盟合作,開發了一個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系統試點,用以追蹤牲畜,并通過核實豬的飼養記錄,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