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陳偉星提出要做打車鏈時提到了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其中一個是burn model。雖然暫時沒有放出太多消息,但橙皮書猜測這個burn model應該跟proof of burn的燃燒機制是密切相關的。事實上,把幣燃燒并不是一種新出現的方法,今天這篇文章試圖科普一些燃燒機制相關的問題。原文來源于investinblockchain,作者Jorn van Zwanenburg,翻譯Retric。
把
比特幣或者其他
加密貨幣破壞掉大概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主意。但事實上,破壞、或者燃燒加密貨幣在
區塊鏈的世界里是非常基礎的一種手段,而且它其實并沒有聽起來那么瘋狂。
通過燃燒一部分貨幣,剩余另一部分的貨幣的價值就增加了。因為大部分加密貨幣的發行量都是有限的。比如說,現在(2017年11月24日)有167萬個比特幣在市場上流通,但比特幣總的發行量只有2100萬個,如果其中有100萬個比特幣被燃燒光了,同時市場對比特幣的需求仍然保持不變的話,那么供給的減少就會促成價格的上升。
不過,把貨幣燒光容易給用戶造成一種擔心:好像我是把自己的價值給破壞掉了。如果我有1000個比特幣,我把它燒光了,市場上比特幣的價值是上升了,但這個價值好像是上升到其他持有比特幣的人身上。等于給他人作了嫁衣。
所以,讓別人燒光貨幣的激勵究竟來自于哪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