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加快創新力度,正在成為多地監管部門下半年工作重點。其中,智能合約被認為是可以加快創新的突破口。
穆
長春表示,在數字人民幣的頂層設計中,通過加載不影響貨幣功能的智能合約,實現了數字人民幣的可編程性,使數字人民幣在確保安全與合規的前提下,可以根據交易各方商定的條件、規則進行自動支付交易。作為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在建立支撐智能合約應用的生態方面有較大的優勢。
所謂智能合約,其含義是以計算機代碼形式記錄合同當事人承諾履行的義務,并在約定條件下由代碼實現強制履行。
萬向
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表示,央行
數字貨幣天然嵌有智能合約。在不影響貨幣基本功能(價值儲存、交易媒介和記賬單位)的前提下,通過智能合約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的可編程應用,是央行數字貨幣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且數字經濟和數字
金融有這方面的需求。
行業專家認為,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應用場景比較廣泛,可以降低經濟活動的履約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數字經濟深化發展。在預付資金管理領域,智能合約可以有效防范資金挪用,實現透明管理,兼顧現有商業模式。在財政補貼、科研經費等定向支付領域,智能合約能夠監測支付用途,提升政府資金使用效率。在資金歸集、智能分賬等資金結算領域,智能合約能解決支付交易處理的合規問題,提高資金處理的準確性與自動化水平,降低人工處理差錯和風險。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技術應用值得探索和推廣。智能合約技術將特定的數字貨幣植入智能合約指令,具有透明可信、自動執行、強制支付等特點,可以支持數字人民幣更好地適應不同的交易場景,滿足交易雙方多樣化的需求。
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9月3日與
北京朝陽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持續探索數字人民幣應用模式和功能創新,基于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等特性,創新在預付資金管理、
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的應用。
人民銀行
重慶營業管理部表示,下半年將加快推動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場景全覆蓋,并對已有場景進一步深化應用,積極打造應用場景精品工程。創新特色應用場景,通過智能合約等特色功能延伸數字人民幣服務觸角,助力重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