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將中心化身份轉化為可互操作的
聯盟身份,同時還允許用戶對如何共享身份進行一定的控制。這是向完全自主控制身份邁出的重要一步,下一步我們需要用戶的自主權。
這是自主主權身份的核心,它要求用戶成為自己身份的支配者,而不是讓用戶僅參與認證的過程。
身份主權第一次被引用發生在 2012 年 2 月,開發人員莫克西·馬林斯皮克展示了一種解決自主主權身份的方法:使用基于密碼學的策略來保護用戶的自主權和控制權。
Respect Network(2016)將自主主權身份當做法律政策看待 ; 他們定義了網絡成員同意遵守的合同規則和原則。數字身份的 Windhover 原則、Trust and Data 和 Everynym 身份系統提供了更多關于自我主權身份的觀點。
去年,自主主權身份也進入了國際政策領域。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歐洲的難民危機,導致許多人由于從出具證書的國家逃離而缺乏公認的身份。然而,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國際問題,由于缺乏國家頒發的證書,外國工人經常被工作地所在的國家濫用,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沒有身份的大約有 10 億人口。
自主主權身份的重要性正在快速增長,現在是走向自主主權身份時代的時候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