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周杰倫時隔六年后攜帶著新專輯《最偉大的作品》高調回歸,歌迷們的反應雖然褒貶不一,但討論的熱度卻高居不下,其中不乏對專輯同名曲《最偉大的作品》的各種解讀。
有一些聲音認為,《最偉大的作品》的部分靈感是來源于周杰倫這兩年一直在玩的NFT。事實上,在很多人眼中,周杰倫已經成為NFT界里明星的代表,并一直走在行業前端。
比如今年年初,周杰倫通過旗下潮牌發布“幻影熊”NFT,凈賺6200萬元;7月份,其又與名廚江振誠聯合推出NFT甜點“Afro Bear 爆炸熊”。
實際上,包括周杰倫在內的明星入局,只是加速了NFT的出圈。早在2021年,NFT便因“天價”引發過業內關注。
2021年初,數字藝術家Beeple將自己之前創作的數千幅畫作組成了一幅NFT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最終該作品以6934萬美元的價格成交,這也是拍賣機構佳士得首件以NFT形式拍賣的藝術品。
那么,NFT究竟是什么?從字面意思來看,NFT的全稱是“Non-Fungible
token”,是指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非同質化數字資產。
相較于
比特幣、
以太坊幣等同質化代幣,NFT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當NFT運用到音樂、繪畫、攝影等作品后,也讓這些作品在區塊鏈上有了不可篡改的唯一憑證。
隨著NFT熱度的持續攀升,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以及各類文化機構也紛紛入局。
據統計,截至 2022年7月9日,國內的數字藏品平臺數量達到820家。而在今年2月時,這一數字還不超過100。
但需要明確的是,國內的數字藏品平臺大都基于
聯盟鏈,即由多個機構共同參與管理的區塊鏈,每個組織或機構管理一個或多個節點,其數據只允許系統內不同的機構進行讀寫和發送。
比如,騰訊的幻核是基于“至信鏈”,阿里巴巴的鯨探是基于“螞蟻鏈”,這些平臺主要通過聯系藝術家進行創作和發售,未開放私人創作渠道,用戶花錢購買數字藏品之后無法用于商業用途,平臺也不支持以任何方式進行交易,持有人只能收藏、欣賞、向好友展示或向他人贈送。
除此之外,國內也有部分數字藏品平臺是基于公鏈,比如“唯一藝術”就使用了以太坊,并自帶二級交易市場。
事實上,基于公鏈的數字藏品平臺在國內備受爭議,因為監管需要,這些平臺的交易都要以人民幣進行,但在以太坊中,交易都是通過虛擬貨幣進行,所以相當于平臺在其中扮演了一個貨幣轉化的角色。
在這種模式下,數字藏品對應在公鏈上的憑證究竟由誰掌握,目前仍有待明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