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作為一種經典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其中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充分地認可,并被廣泛地應用于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信息安全等多個學科領域。但傳統博弈理論以行為主體的“完全理性”為出發點,使得其對于經濟和社會現象的解釋不強,其研究成果的現實意義受到限制。演化博弈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設,在研究過程中更加注重群體的動態調整,并通過尋求演化穩定均衡策略以替代傳統的納什均衡策略,其研究范式和研究思想彌補了傳統博弈論的諸多不足,因此也受到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提出較為完整的演化博弈思想的研究成果最早可以追溯到約翰·納什,其在在闡述均衡策略存在的過程中,除采用理性主義的解釋方式之外,還采用了“大規模行動”的解釋方法,在后一種解釋方法中,納什指出均衡的實現并不一定要假設參與者對博弈結構擁有完美的信息結構和復雜的推理能力,只要假設參與者在決策時都能夠從具有相對優勢的各種策略中積累相關經驗信息,也可以實現均衡,此后在博弈論學者的推動下,演化博弈的理論體系日益完善。演化博弈論中涉及到關鍵概念主要包括:
1. 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是演化博弈論的基本假設。Schlag.H.K指出有限理性認可參與博弈的行為主體是眼光短淺且只對初次接觸的個體的行為策略感興趣,也沒有利用先驗概率選擇收益最大化的能力,其在行為選擇的過程中關注于通過不斷改進行為反復試驗的方式獲取更多的收益。謝識予則認為有限理性的假設意味著,參與博弈的行為個體并沒有找到最優策略進而實現納什均衡的能力,而是通過反復博弈中不斷學習、模仿、試錯,逐漸優化策略,因此有限理性的博弈均衡亦并非是一次性選擇的結果,而是在不斷調整和改進中達到均衡,其所實現的均衡也有可能再次偏離。
2.演化穩定策略
穩定演化策略最早由MaynardSmith和Price提出,隨后給出了嚴格的數學定義。穩定演化策略的文字化闡釋可以概括為:假設從一個大總體中重復隨機選擇某些人來進行兩人對稱博弈,并且假設開始的時候這個博弈中所有的人都天生地或者“被規定好了”要實施某個固定的純策略或者混合策略。現在讓一部分個體也同樣被規定好了去實施另外某個固定的純策略或者混合策略。
3.復制者動態方程
一般地,演化過程是兩個基本要素的結合:一個是產生多樣性的變異機制,另一個是偏向一些種類的選擇機制。復制動態則是對群體的選擇機制的刻畫,反映了連續時間的總體動態,在研究過程中復制者動態往往被模型化為關于時間的常微分方程組,這些反映復制者動態的常微分方程便被稱為復制者動態方程。復制者動態方程是尋找群體演化穩定策略的重要路徑,在研究的基礎上,發展了出多群體的對稱和非對稱情形下的復制者動態方程,并給出了運用雅克比矩陣判定演化穩定均衡策略的方法。
伴隨著演化博弈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其應用范圍日益推廣。國內在支付以及
金融領域已經出現了一些相關研究。王樂樂基于演化博弈論分析了微信運行商與銀行協同營銷的問題,研究結果表明,微信運營商與銀行營銷關系演化結果趨向于兩種模式,但只有營銷策略才能使雙方利益達到最大化。趙建雷基于演化博弈論分析了銀行與房地產企業合作共贏信貸策略,并以
青島市城陽區為例進行了闡釋。結果表明,銀企雙方均對高收益策略有模仿傾向。但房企在與銀行的長期合作中會對少數企業的違約行為具有抵御性;監管部門的外部力量和兩類群體的內生力量相結合,對實現銀企信貸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