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愿意為此付費。”一家商業銀行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反復強調,他們愿意以付費的方式享受優質的征信服務。
這也是大多數業內機構的共同態度。“高質量的征信服務能夠幫助企業降風險、降成本、提效率、優服務。”
蘇州銀行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范駿斌對記者表示,“加入征信鏈后,我行在授信審批時可以參考更豐富的征信鏈信息,形成企業初步畫像,降低了小微企業授信審批的難度,提高了審批效率。如果征信產品符合我們的需求,即便收費也是筆好生意。”
征信機構也看好這片業務藍海。“目前‘長三角征信鏈’的服務是一項
金融基礎設施,這些基礎服務應該是
公益的。”
上海衛誠企業征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中偉表示,“但將來我們一定會探索市場化發展路徑,找到可持續發展模式。現階段 ‘長三角征信鏈’還處于起步階段,包括數據積累、共享模式等都還在探索中。”
鄧中偉介紹,作為金融基礎設施,“長三角征信鏈”已經構建完成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在上鏈數據的豐富度、質量和應用方面還面臨挑戰。他表示,目前各家上鏈的數據內容重復度較高,稅務、公積金和社保等核心數據歸集和清洗存在差異。在應用層面,目前還主要是征信報告查詢方式,多是輔助決策作用,但在諸如支撐商業銀行線上“秒批秒貸”產品開發、貸后管理等深度應用場景,需要突破數據線上授權、數據線上調用、數據質量管控方面的不少瓶頸。
“‘長三角征信鏈’的應用服務質量取決于上鏈的數據。”天翼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翼征信”)副總經理謝杰告訴記者,與此同時,數據要素作為生產資料,要合理合規地流通和共享才能發揮價值。
以標準規范數據源,幾乎是所有受訪機構的迫切呼吁。記者了解到,當前,不同源數據質量參差不齊,時效性、覆蓋率也不盡相同。盡管這些數據給銀行提供了多角度參考和數據補充,但由于缺乏對各機構數據的詳細說明,銀行對鏈上數據所覆蓋地區、數據覆蓋率、數據包含維度以及數據來源缺乏了解,向下推廣業務存在困難,數據的時效性和數據質量也有待提升。多數機構都表示,需要通過“長三角征信鏈”的探索,形成統一的數據規范,系統地進行數據治理,實現高效可靠的應用。
展望下一步市場化發展路徑,謝杰從數據、產品和服務方面提出了對“長三角征信鏈”發展的建議。例如,數據層面,建議逐步推動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讓更多擁有合規數據的企業愿意加入,滿足鏈上金融機構實際場景需求,快速建立起服務生態;產品層面,建議供需雙方“結對子”,加強方案研討和加快應用落地,鼓勵先行先試,探索適合“長三角征信鏈”的模式,開發有征信鏈特色的征信產品。
“可以在征信鏈中增加運營商特色數據,幫助金融機構全方位、多維度掌握企業的信用信息。”謝杰建議。據他介紹,天翼征信可依托母公司中國電信(601728)對運營商自身
供應鏈數據進行挖掘和應用。“我們首次提出供應鏈征信的概念,與現有公開數據整合互補,形成新的能力,未來通過與鏈上金融機構合作從而更好為中小企業提供普惠的金融服務。”他表示。
當然,除了安全考量,各家機構也坦言,在數據共享時還有其他顧慮。“越是大型機構,數據共享難度越大,直接原因是初期很難提供行之有效的對價機制。一般的市場化征信機構商業對價能力相對較弱,這背后主要是各數據擁有人對數據出庫的利益、合法合規性的認識不一致。”一家市場化征信機構對記者表示。
“技術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謝杰對記者表示,采用安全多方計算和聯邦學習為核心的隱私計算技術,可以在保護數據本身不對外泄露的基礎上實現多方參與的計算任務,解決數據流通中兼顧“可用性”與“隱私性”的難題,進而為數據孤島間價值流通搭建合規橋梁。
“平臺在人民銀行的支持和監督、在各征信機構公益性定位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下一步,可結合征信鏈平臺的運營現狀,進行有效、合理的市場化運作,使平臺可持續良性發展。”鄧中偉表示,“銀行在實際業務開展中各條線、各部門都已接觸了大量數據服務商。下一步,要進行市場化探索,在已有數據基礎上加強探索,強調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時效性和專項特色,提高數據挖掘和模型加工的附加價值。”
此外,也有機構建議,利用
區塊鏈智能合約對隱私計算任務進行調度,滿足應用層服務的智能化、可信性與穩定性,最終形成征信鏈參與方之間可持續的商業生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