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和
區塊鏈相關比較有熱度的概念是Web3.0、價值互聯網、元宇宙。元宇宙因為更遙遠,大部分人都通過寫文章、寫書、舉辦交流活動、產品蹭熱度等方式,在這個領域探索。價值互聯網的使用不是特別的廣泛,在一些文章中有一些介紹。Web3.0因為有了不少可見的事物,很多公司開始在這個領域有實際的投入和產生,技術人員可以參與相關的工作,這個領域的熱度在增加,在幾篇文章夸張的描述下,讓人群和觀眾多一些燥熱。
我的親身感受是,所在的一些區塊鏈交流群,開始更多的討論相關話題,我還被拉入幾個Web3的新交流群。我的一些同事(主要是技術領域的同事),看到我寫作的區塊鏈新書出版,也咨詢我的意見,說要學習 Solidity 和web3技術,并且表示進入這個領域晚了。這些身邊信息的加強,給我的感覺是新進入這個領域的人員或者接近這個領域的人員都開始激動起來。
我把自己對 Web3.0 領域的相關認識寫在本文中,供朋友們參考。其實Web3.0離我們還有一定的距離,即使是參與Web3.0建設的技術人員,現在進入這個領域也并不晚,而且進入這個領域要好好的做一些準備工作。
本文包含如下幾個部分:
建議讀者先閱讀上一篇文章《Web3.0,價值互聯網,元宇宙,三者關系梳理》,了解這三個概念的定義和相關介紹,會更容易理解他們的實質內容。
我們從幾個主要領域的人員來看當前Web3.0的發展階段定義。
(1)2021年SpaceX和特斯拉的CEO馬斯克屢次對Web3表達了嘲諷,他在Twitter上發問“有人看到Web3了嗎?馬斯克說看不到Web3是因為現在自稱為Web3的項目實際上都只是Web2.5。
(2)《元宇宙+元宇宙通證》的作者易歡歡描述的元宇宙的三個階段和這三個階段的時間預測,其中數字孿生(2020s-2030s)都屬于Web2.5時代。如下圖:
(3)我個人在區塊鏈領域的研究,也會看到Web3.0的底層支撐
區塊鏈技術還有很多的不完善和不成熟,還撐不起Web3.0的宏大遠景。我們僅從性能、區塊鏈與鏈外世界交互技術兩個關鍵點可以看到區塊鏈距離完全支撐Web3.0的距離。
第一點,性能:從代表區塊鏈技術整體水平高度的
以太坊來看,當前以太坊1.0的性能肯定滿足不了大規模的應用,即使是以太坊2.0的也要分幾個階段才能落地,目前還在以太坊2.0的實驗中。以太坊2.0的發展階段圖如下所示:
第二點,預言機技術:區塊鏈是一個確定性的、封閉的系統環境,目前區塊鏈只能獲取到鏈內的數據,而不能獲取到鏈外真實世界的數據,區塊鏈與現實世界是割裂的。與外部世界打交道需要依靠預言機技術,預言機有三種類型,分別是軟件預言機、硬件預言機及共識預言機,當前的預言機技術很弱,完全不能滿足區塊鏈對現實世界的支持。
Web3.0對區塊鏈技術的要求還有很多方面,這些技術都在發展和完善中,所以從支撐技術區塊鏈的發展情況判斷,當前介于Web2.0和Web3.0之間是一個合理的判斷。
通過上面大階段的劃分我們可以看到Web3.0還處于早期,但不管怎么說已經進入了Web3.0時代,我們如何判斷早期具體技術的發展呢?
通過觀察支撐這個時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使用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可以觀察區塊鏈領域的細分分類的發展情況。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不僅可以觀察技術的發展階段,還可以對應到人們的情緒。從與區塊鏈相關的兩個圖《2019年的區塊鏈技術成熟度曲線》和《從2021年的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大部分都處于期望膨脹期,也就是大多數人的非理性狂熱區,需要經歷低谷期的沉淀,和復蘇期的發展,才能進入成熟期,很多細分領域都需要5-10年以上的時間。如下圖所示:
在期望膨脹期的峰頂,大多數商業和資訊都會描述這種技術。這一時期的炒作泡沫可能會持續數月到數年,直到泡沫破裂,滑入低谷期。
顯示一個事物處于期望膨脹期的標志包括:
處于期望膨脹期的事物也能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很多崗位也可以活躍在這個時期,比如這個時期的文章很容易吸引眼球,賺流量,這些都是有收益的事情。普通人不要被這個事情的宣傳誤導,成為被收割的對象。
如果已經想好一定會進入這個領域,來看一下進入Web3.0領域需要練好哪些基本功?
我們從Web3.0的官方網站可以看到Web3.0的技術棧的結構。
L4:技術棧頂層,用戶應用層(“像使用瀏覽器一樣”)。
L3:開發者API接口和開發語言。
L2:區塊鏈的二層擴展技術。
L1:該層提供了分發和互動數據的能力。類似數據層。
L0:該層提供了數據分發和互動能力。類似網絡層。
熟悉從L0 到 L4之間的應用技術就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要很好的明白這些知識原理,開發出安全的代碼,還需要對密碼學有很好的理解。在區塊鏈的世界中,安全是第一位的,誰會讓一個有漏洞的智能合約上線呢?出現的問題會直接用丟失的資金來顯現其價值。從這一點看,并不是一個人原來的Web2.0時代的開發技術很好就會容易進入。也不會因為Solidity的語法看起來和前端開發代碼很相似,就會招聘一個相似人員。因為開發人員的每一個智能合約代碼都是代表著金錢。
在這里我推薦看我出版的圖書《區塊鏈知識—技術普及版》,這本圖書有對區塊鏈基礎技術知識的完整介紹。在學習這些基礎知識的同時,理解去中心化,培養出去中心化代碼開發的思維和設計。不能培養出去中心化的思維,就沒辦法應用區塊鏈技術。很多人對去中心化思想的理解是錯誤的,尤其是經驗豐富的開發人員。如果沒有中心化的機制管理的業務邏輯,在Web3.0中靠什么來管理呢?是由密碼學來管理和控制很多邏輯,如果有一天理解了這一點,就基本理解了去中心化的思想。
(1)Web3技術的官方網站
Web3.0概念最早是以太坊聯合創始人、Polkadot創建者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的,并創建了這個官方網站。這個網站更多的是討論技術問題。是學習Web3.0的重要資源站。
(2)《Web3是什么?我們該如何使用它?》是51CTO上面的一篇長文。是了解綜合理解web3技術普及知識的好文章。
(3)《中國
金融|姚前:Web3.0:漸行漸近的新一代互聯網》(3)《中國金融|姚前:Web3.0:漸行漸近的新一代互聯網》
姚前老師是區塊鏈領域對金融知識理解深入的學者,寫過很多的文章,出版過多本與區塊鏈相關的圖書。這篇文章篇屬于學者風格,主要介紹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