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進口冷鏈商品“陽性樣本”頻發,觸發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任何一個環節“卡殼”,都影響著食品流通和“餐桌”安全。
產品溯源是一個端到端的系統。以食品溯源系統為例,其中數據由采購方、物流商、銷售商等不同參與節點提供,他們都不屬于同一組織,彼此間存在“不信任”。利用
區塊鏈技術實現商品流動鏈條的可追溯和可視化,保證各參與節點全程狀態信息真實可溯,監管機構、購買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多重主體能夠對產品追蹤。
食品溯源是產品溯源中最成熟的案例之一,垂直行業企業利用區塊鏈,針對醫藥、關鍵零部件等
供應鏈溯源亦取得了明顯成效。
贛南臍橙、
新疆大棗、五常大米、
青海野生黑枸杞、安華黑茶……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方特產已經入駐
北京太一云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中國食品鏈平臺。該平臺以食品安全溯源為出發點,將原產地生產商、加工商、物流商、
電商和銷售商以及終端消費者集聚在中國食品鏈生態體系中,建立起鏈上鏈下共治的中國食品產業的信用體系,以及可追溯的食品生產和流通體系。
依托京東云技術底座以及“產業基因”,京東智臻鏈防偽溯源平臺已為生鮮、母嬰、美妝、奢侈品、跨境商品、醫藥等數十個線上線下零售場景、超1500家企業,提供“端到端”的溯源服務,覆蓋超1900個品牌的40萬種商品,落鏈數據達到10億級。
有著深厚“電商基因”的區塊鏈領軍企業,京東科技的智臻鏈防偽溯源平臺已為生鮮、母嬰、美妝、奢侈品、跨境商品、醫藥等數十個線上線下零售場景、超1500家企業,提供“端到端”的溯源系統,覆蓋超1900個品牌的40萬種商品,落鏈數據達到10億級。
再如,在工業關鍵零部件防偽溯源上,此前三一集團以白色銅版紙搭載物料標簽作為產品標識,由于產品配件品類多、數量大、范圍廣,配件銷售過程中時常遇到假貨沖擊,再加上配件流通過程不可視,數據很難被追溯。三一集團與樹根格致科技(
湖南)有限公司聯手打造“工業品配件防偽溯源系統”后,配件流通數據可實時上鏈,配件的“工廠—客戶”流通過程全鏈路100%可視,客戶假冒偽劣配件率降至1%以內,配件銷售增長5%,實現了配件真正意義上的防偽。
聯通數科區塊鏈產品總監劉立超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目前,不同行業利用區塊鏈搭建的產品溯源系統主要是面對高價值、高傷害的產品品類。全流程數字化可追溯的精髓,在于使商品得以迸發出更多活力和價值潛力,為業務帶來差異化的價值增值。
經過幾年的探索,我國的溯源系統建設早已不局限于單個企業建設、僅用與暢通“內部循環”的系統。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劉權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不同行業實現商品全生命周期的追溯可控已有成效,溯源系統的建設正在朝著一個全國性的行業溯源系統發展。
“在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發展趨勢中,各產業的供應鏈是復雜且多變的,要完整涵蓋到生命周期,必然仰賴全國性范圍的溯源系統,確保全供應鏈的信息能完善存儲、互通互聯與監管。”中國人民大學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他看來,星火鏈網、長安鏈和BSN(區塊鏈服務網絡發展
聯盟)等
區塊鏈生態圈基礎設施,正在積極朝向這一愿景建立全國范圍的區塊鏈服務生態網絡,提供跨企業和跨行業間共同使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