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并不是新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0年前。2009年,區塊鏈的第一個區塊就已誕生。不過,
區塊鏈技術真正受到重視是在最近幾年,但仍未有規模化產業應用落地。
“區塊鏈技術人才匱乏、基礎設施不完善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王學宗認為,“推動
區塊鏈應用落地也需要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建立合理和寬容的監管政策,以包容心擁抱技術革命,培育適合技術革命成長的土壤,不錯過這個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大機遇。”
盡管區塊鏈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仍難掩新老資本對區塊鏈技術未來前景的憧憬。
傳統主流投資機構很早就敏銳地注意到區塊鏈的潛力,早在幾年前就布局了行業獨角獸公司。《白皮書》顯示,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英諾天使基金、真格基金等主流投資機構很早就開始參與區塊鏈領域的投資。例如,IDG資本早在2012年就開始布局區塊鏈,其在國內投資了比特大陸、平安集團旗下的
金融壹賬通、水滴公司以及火星財經等。其中,比特大陸、金融壹賬通這兩家公司均是獨角獸公司。此外,紅杉資本中國投資了比特大陸、UGChain等,英諾天使基金投資了網錄科技、算力回收RNNC項目、一本區塊鏈以及區塊鏈投資學院等,真格基金投資了幣世界、Ecom Chain等。
在老牌投資機構搶灘國內市場的同時,更多新興機構將眼光放向海外。根據IT桔子的數據,在2017年新成立的46家投資機構中,出現了9家專投
區塊鏈項目的新型投資機構,它們在新機構中占比近20%。這些新成立的投資機構主要關注海外市場的區塊鏈領域投資。
有投資機構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直言道,機構投資區塊鏈項目,主要是出于財富效應的驅動。初期
數字貨幣的爆發使財富呈幾何倍數的增長,吸引著嗅覺敏銳的社會資本涌入。不過,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落地速度的加快,市場也趨于理性,越來越多的機構將注意力放在場景應用領域,對區塊鏈投資市場充滿信心。《白皮書》顯示,涉及區塊鏈公司股權投資事件數量為249起。行業應用服務相關的公司獲投事件數最多,總共達到了113起。可見,投資人對于有具體的應用場景、能夠實際落地的項目更為看重。
不僅投資機構,對這顆自留地里結出的新果,互聯網巨頭也顯露出研發的意愿,關注區塊鏈技術實際應用的落地。目前,騰訊、阿里巴巴、
百度、京東等互聯網行業巨頭紛紛加入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場景應用中來。此外,華為、小米、蘇寧、迅雷等公司也在布局區塊鏈。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的加速落地,產業規模將不斷增加,該領域未來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