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
區塊鏈產業目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涌入,企業數量快速增加。
就地域分布而言,北上深等一線城市成為創業者最為青睞的選擇,成立公司占全國的七成以上。《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456家,北上深占比高達71%:其中,
北京以175家公司、占比38%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
上海以95家公司,占比21%位居第二;
深圳以56家公司、占比12%位居第三。
實際上,不僅區塊鏈公司,科技創新公司多是先從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集中出現,再輻射到
浙江、
江蘇、
成都、
武漢等地區。“這是科技創新公司發展的普遍現象,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區塊鏈經濟學家、區塊鏈經濟學研究DAO發起人、前科技部副處長王學宗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道,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特別規律是超級大城市的出現,超級大城市使得交易成本更低,提高了人們的連接和溝通效率,人群的集中使產業生態的服務環境更加豐富和成熟,貿易條件更好。這也符合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
除此之外,政府政策引導也是重要原因。“近兩年,從國家戰略層面到地方政府,紛紛加大對
區塊鏈項目政策扶持力度,這也吸引了“先知先覺”的社會資本涌入,給區塊鏈創業提供了發展空間”,某區塊鏈行業研究人士補充道。
《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到,近兩年以來,北京、深圳、廣州都拿出“真金白銀”鼓勵
區塊鏈技術發展。
2017年4月6日,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印發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促進科技
金融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支持資金管理辦法》提到,支持金融科技企業為金融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提供服務,開展
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化投資、智能金融等前沿技術示范應用,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便利性。按照金融科技企業與金融監管機構或金融機構簽署的技術應用合同或采購協議金額的30%給予企業資金支持,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金額不超過500萬元。
2017年12月份,廣州出臺《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辦法》,這是廣州出臺的第一部關于區塊鏈產業的政府扶植政策,預計每年將增加2億元左右的財政投入。
2018年3月份,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市經貿信息委關于組織實施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信息安全專項2018年第二批扶持計劃的通知》提到,區塊鏈屬于扶持領域之一,按投資計算,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200萬元,資助金額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