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范
金融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三大協會于4月13日聯合呼吁會員單位共同發起倡議,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
倡議提出,踐行科技向善理念,合理選擇應用場景,規范應用
區塊鏈技術,發揮NFT在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方面的正面作用,確保NFT產品的價值有充分支撐,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防止價格虛高背離基本的價值規律。同時,真實、準確、完整披露NFT產品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
倡議號召各會員單位堅守行為底線,不在NFT底層商品中包含證券、保險、信貸、貴金屬等金融資產,變相發行交易金融產品;不通過分割所有權或者批量創設等方式削弱NFT非同質化特征,變相開展代幣發行融資(
ico);不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續掛牌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服務,變相違規設立交易場所;不以
比特幣、以太幣、泰達幣等虛擬貨幣作為NFT發行交易的計價和結算工具;對發行、售賣、購買主體進行實名認證,妥善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發行交易記錄,積極配合反洗錢工作;不直接或間接投資NFT,不為投資NFT提供融資支持。
尹振濤表示,倡議在肯定NFT作用和價值的同時,核心是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防范由此產生的金融風險。“將文化藝術產品變成數字資產,適應了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但是,如果將文化產品NFT后變成金融產品,或者進行炒作使其變成投資產品,以及將NFT打包、拆分和證券化,都會帶來風險。”尹振濤說。
在尹振濤看來,典型的NFT騙局有三類:一是把NFT包裝成金融產品,鼓勵或誘導大家去投機炒作買賣;二是通過非持牌的交易所或網站進行類似股票的交易;三是代為融資投資,進行杠桿操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