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是通過
區塊鏈技術加密某張圖片、電子專輯或其他數字作品,使其具有唯一性,避免了被篡改、被復制的可能性,從而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確權體系。
2021年3月,推特發布的首條推文NFT在加密資產市場平臺Valuables出售,被
加密貨幣企業家Sina Estavi以290萬美元高價買走。NFT由此“出圈”進入公眾視野,市場不斷升溫。有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NFT的交易額超過230億美元。
國內也同樣掀起了一股NFT熱潮,不過國內平臺更多地使用“數字藏品”一詞代指NFT。去年以來,包括騰訊、阿里、網易、
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其中螞蟻集團于去年8月成立了數字藏品平臺“鯨探”,騰訊也于同期推出了“幻核”平臺。此后,阿里拍賣、百度超級鏈、唯一藝術、斑馬版權等平臺也紛紛上線數字藏品。
搶著入局的還有數字藏品玩家。3月25日,TME數字藏品聯合騰格爾發行《天堂》25周年紀念數字黑膠,開售僅3分鐘,8000份數字黑膠就被購一空;3月29日,由嵩山少林寺武術館與華冠文化、意樹數藏聯合打造的中國功夫系列數字藏品——功夫守護者,上線10分鐘即全部售罄;4月2日世界自閉癥關注日之際,澎湃新聞發行的首款數字藏品——原創動畫視頻《一個自閉癥孩子對母親愛的告白》,上架僅54秒便告售罄。
上線即售罄,這儼然成為火爆數字藏品的代名詞。日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某平臺上嘗試購買一款數字藏品,開售當天掐著商品上架時間進入購買頁面,系統提示“顧客太多請等待”。退出重新點擊時,商品圖片下已赫然標注“已售罄”。
數字藏品玩家小張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和以前搶春運火車票一樣,數字藏品也要搶,手速、網速、操作經驗……這些都很重要。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