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2月份,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防范以“元宇宙”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而此次,倡議書無疑也給NFT市場的過度炒作帶上“緊箍咒”。
事實上,數字藏品的私下交易炒作并不罕見,4月14日,《證券日報》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嘗試檢索“數字藏品”,可以找到了不少私下交易賣家,個別數字藏品甚至標價上千元。記者嘗試與一位賣家聯系,發現最終需換平臺采取私下交易方式,但私下交易的方式往往存在較大的詐騙風險。
另外,記者注意到,此前螞蟻鯨探及微信方面均對數字藏品平臺相關違規行為加大懲處力度。
在3月21日,螞蟻鏈旗下鯨探發布的違規用戶處罰公告顯示,根據違規嚴重程度對違規賬號采取階梯式處罰,包括永久限制藏品轉增、賬號封禁等。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螞蟻鏈鯨探已經對部分違規賬號(獲取、轉增功能永久封禁)處理超180個。
鯨探方面對《證券日報》表示:開展業務之初,我們明確反對數字藏品
金融產品化,加強實名認證、風控核身等技術手段,保障用戶向好友正常轉贈藏品需求的同時,抵制一切形式的潛在炒作風險,包括持續治理嚴重違規作弊的非常規用戶,并進行防欺詐提示。
據鯨探轉贈須知描述,官方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數字藏品轉賣行為。用戶購買擁有數字藏品達到180天,可以向其他實名用戶發起轉贈,為防止炒作,受贈方接收數字藏品滿2年后,可以再次發起轉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