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醫學來了!元宇宙醫學協會暨
聯盟創立大會日前在
上海舉行。新成立的元宇宙醫學聯盟(IAMM),致力于探索以數字新技術破局傳統就醫模式里的“老問題”。
現階段,我國醫療環境面臨諸多挑戰,如傳統醫療模式下產生的“二難、三低”難題,即:入名院難、看名醫難;社區醫院高端設備覆蓋率低、高端技術掌握度低、病人認可度低。業內認為,從
物聯網醫學進一步拓展的元宇宙醫學,可能將為醫學帶來新的力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教授、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白春學出任元宇宙醫學創立大會主席。談及元宇宙醫學,他和記者聊起了自己的門診經歷:有一次,他的半天門診看了足足6個小時,接診了92名患者,看完最后一名患者,已精疲力竭。也是這一回,他做了一次患者“回訪”,大部分患者認為醫生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但也有人抱怨,“排隊2小時,才看了3分鐘”。
白春學說,正是臨床的真實經歷促使他從多年前就開始探索基于AR、VR等數字新技術開發肺癌早篩的新場景。為同質化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此前,白春學提出并持續專攻物聯網醫學,但他發現,在臨床實踐中仍有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無法做到全時空指導經驗較少的醫生、控制臨床醫療質量。白春學稱,要想解決這些難題,需要更完善的技術平臺,而基于元宇宙的虛實融合、人機融合和虛實聯動技術有望突破解決這些問題,并推動元宇宙醫學健康快速發展。
白春學團隊認為,元宇宙醫學是通過AR技術實施的物聯網醫學,并邀請來自亞洲、美國、歐洲的醫生以及IT專家組成多學科專家組、達成《元宇宙醫學共識》,提出通過元宇宙醫學云平臺,進行元宇宙教學、科普、會診、分級診療和臨床研究。該共識已于2月4日在線刊登在國際期刊《Clinical eHealth》,白春學任通訊作者。
中國在元宇宙醫學領域起步早。據悉,以白春學的BRM一體機輔助肺癌早診為代表,該項目已于2018年啟動全球多中心AR輔助物聯網醫學臨床研究,開創了國際首個元宇宙醫學原型的臨床研究。目前,該技術已全部就緒,將全面啟動研究。記者唐聞佳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