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業巨頭摩根大通公布了關于量子密鑰分發(QKD)
區塊鏈網絡的研究,研究發現它可以抵抗量子計算攻擊。
QKD利用量子力學和密碼學,使雙方能夠交換安全數據,并檢測和防御試圖在交換中竊聽的第三方。這項技術被視為一種可行的防御措施,來應對未來量子計算機可能實施的區塊鏈黑客攻擊。
根據2月17日的一份聲明,摩根大通與東芝(Toshiba)和Ciena將合作部署和測試QKD區塊鏈。
聲明中寫道:“目前,QKD是唯一一種已被數學證明可以抵御基于量子計算的潛在攻擊的解決方案,其安全保障是基于量子物理定律的。”
這項研究是為在大都市使用而進行的,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如“能夠在現實世界的環境條件下為任務關鍵型應用程序支持800 Gbps的數據速率。”
聲明中寫道:“概念驗證網絡基礎設施依賴于東芝的多路復用QKD系統,該系統由東芝歐洲公司在其英國劍橋基地制造,以及Ciena的Waveserver 5平臺,該平臺配備了800 Gbps的光層加密以及在Ciena的6500光子解決方案上運行的開放API。
摩根大通的工程師、FLARE Research小組負責人Marco Pistoia強調了在量子計算進入市場之前開發安全區塊鏈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這項工作是在我們繼續為引進生產質量級的量子計算機做準備的重要時刻進行的,這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改變區塊鏈和
加密貨幣等技術的安全格局。”
摩根大通最近一直在加強其區塊鏈舉措,Cointelegraph本周早些時候報道稱,摩根大通成為首家在元宇宙中正式推出的銀行。它現在在受歡迎的加密貨幣支持的虛擬世界Decentraland擁有一個虛擬休息室,并且該公司似乎看好元宇宙領域,將其稱為1萬億美元的機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