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廠火熱試水NFT的背后,卻藏著幾分如履薄冰的小心。
一位QQ音樂的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關于NFT業務,團隊內部也有過幾番猶豫,并不太敢過多嘗試。
大廠在發布NFT之后,首先做的是就是更名。10月23日,界面新聞獲悉,支付寶小程序“螞蟻粉絲粒”及騰訊旗下NFT發行平臺“幻核”內頁中,“NFT”字樣全部消失,改為“數字藏品”。
同時,平臺內部對于NFT字樣進行刪減后,關于數字藏品的定義和介紹也全部進行了更新,特別強調與虛擬貨幣的不同,只保留了
區塊鏈技術對其稀缺性的賦予。
這次更名較為突然,更名時并無預告,至今也未有一個明確說法。
但此后再進場的互聯網大廠,包括京東、B站、網易、小紅書在內的平臺,都強調自身是數字藏品,很少再見到NFT字樣,在介紹相關產品時也紛紛強調其與虛擬貨幣的不同。
第二個就是掐死二級交易,由于我國對于虛擬貨幣的嚴監管,2021年多部門對虛擬貨幣挖礦與交易進行了清退和禁止,而NFT本身也具有代幣屬性,處于十分尷尬的位置。
于是國內大廠選擇將其
金融屬性進行屏蔽,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禁止二級交易。自6月支付寶上線NFT時,其炒作熱度就使得開發團隊有一定擔憂,隨后閑魚的迅速下架就熄滅了很多炒作者的貪心。
但閑魚的動作只是“治標”,根還在“能否交易”上,這是其金融屬性的根本。所以大廠們開始從這方面入手。
一位未具名的大廠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由于NFT炒作的關鍵就在交易上,所以不開放交易成為合規的前提,而國內的
聯盟鏈也與公鏈也不一樣,并不可以自由交互。
所以再經過仔細權衡后,絕不放開二級交易,也就成為國內大廠試水數字藏品的底線。
從上線該業務起,螞蟻就在多次回應中都強調拒絕虛擬貨幣炒作,不支持用戶進行交易。
但如果不給予藏品流通性,其價值也自然大打折扣。所以權衡之下,螞蟻旗下的數字藏品僅開放轉贈功能,且需要持有180天以上,購買者必須通過實名認證,綁定身份信息。
如此嚴格的措施就是為了杜絕相關炒作的風險,而包括騰訊、京東在內的所有大廠都選擇了同一策略,第一步只開放購買或領取功能,且必須完成實名認證,并持有一定時間后才陸續開放轉贈功能。
不管是從NFT改名至“數字藏品”,還是將交易功能屏蔽,推遲上線“轉贈”功能,大廠NFT火熱售罄的背后,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
在這樣的情景下,各家對于NFT業務的就出現了一個場景:只做不說。
以螞蟻為例,隨著起數字藏品業務的蓬勃發展,從支付寶小程序“螞蟻鏈粉絲粒”為品牌載體開始升級成“鯨探”,而這是一個獨立的APP,目前早已上線各大應用商店,但螞蟻并未對“鯨探”的上線進行大幅宣傳。
京東也是一樣,其數字藏品業務“靈稀”需要用戶在搜索框中進行索引才可進入。B站則是由一個新注冊的官方賬號在動態中發布信息,小紅書也是如此。
不難看出,各家都將藏品的入口交互設置地不太顯眼,除了NFT本身并非核心業務外,也隱含著一層低調做事的含義。
出于對監管的擔憂,且由于NFT相關新業務的敏感性,大廠們默契地選擇了緘默不語,包括騰訊、京東、B站,都不太想在2021年的大環境中談論該業務,除了必要的回應外,大廠們并未投入多少宣傳資源。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