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初衷是,每個人都應該能為網絡的安全做貢獻,而 ASIC 的出現很顯然背離了“去中心化”的特點。
比特幣剛剛誕生之初,中本聰利用CPU創造了創世區塊。基于PoW的原理,人們漸漸發現GPU在“挖礦”方面擁有CPU難以企及的高度,這也讓各種型號的GPU成為了挖礦的主力,并引發了一波橫跨各個廠商的顯卡大漲價,甚至還引發了京東對于顯卡退換政策的調整。
2013年,有人專門為挖礦設計了一種設備,可以將挖礦效率提高10-50倍,徹底摧毀了普通計算機用CPU和GPU進行挖礦獲得利潤的可能性。
ASIC的全稱是專用集成電路,是為一種非常特定的用途而設計的硅芯片,旨在非常高效地執行一種重復的功能;相比之下,通用芯片可以執行各種各樣的功能,但是效率較低(比如GPU或CPU)。與CPU以及GPU相比,ASIC更具針對性;因為它是專門為某種特定用途而設計的芯片,所以ASIC挖礦芯片性能更高、能耗更低,運算能力比CPU、GPU高出幾萬倍甚至更多。而ASIC礦機則是基于這種特定芯片所建造的專業挖礦設備。
以比特大陸最近推出的S9i礦機為例,其額定算力為13.5TH / s±5%,功耗為1310W+10%。其中H/s為算力單位,意思是每秒hash碰撞的能力(Hsah/s), 1 GHash/s = 1000 MHash/s, 1 THash/s = 1000 GHash/s。以目前市面上較為高端的家用機GPUGTX1080為例,其算力約為21.1MH/s。也就是說,一臺S9i礦機的算力相當于64萬張GTX1080顯卡。
區塊鏈的初衷是,每個人都應該能為網絡的安全做貢獻,而 ASIC 的出現很顯然背離了“去中心化”的特點。為了緩解這個問題,
以太坊選用的 PoW 算法(Ethhash)是線性內存困難(sequentially memory-hard)的。線性內存困難意味著Ethhash算法為了能夠求出正解,運算時需要依賴大量內存,這意味著無論處理器能力有多強,都無法繞過內存限制進行高速運算。這種設計降低了ASIC化風險,讓以太坊的PoW變得相對公平。
兩個月前,占據了全球礦機市場80%份額的中國芯片制造企業比特大陸宣布其新產品螞蟻E3實現了以太坊ASIC化,其算力約為180MH/s,相當于9張GTX1080顯卡,但價格只有9張GTX1080的14%。
雖然螞蟻E3要在7月之后才能交貨,但已經引發了一波以太坊價格大跌和以太坊社區的恐慌。以太坊開發者Vlad Zamfir在推特上發起了一輪投票,詢問社區對于通過硬分叉抗ASIC的意見。投票的結果是,近60%的用戶同意硬分叉方案,哪怕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以太坊創始人V神則對硬分叉方案表示了反對,因為以太坊早就定下了向PoS轉化的路線圖。
無論如何,PoW與ASIC的戰爭一時半會是不會停止的了,以太坊是否會為這款礦機提前轉向PoS,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