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信貸在一定程度上補齊了傳統融資模式在服務小微民營企業及農戶、個體工商戶方面的短板。
金融業要用好數字信貸這個服務實體經濟的“新利器”,積極探索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新范式。一是降本增益。運用數字技術推動審貸放貸流程智慧化再造,基于一體化中臺沉淀可共享、可復用的業務能力,綜合工商、稅務等多維數據綜合研判企業經營狀況,降低研發、運營、風控成本,提升融資服務效能。二是提質擴面。構筑廣連接、易觸達的服務網絡,依托數字渠道建立全流程“云上辦”“掌上辦”的服務觸點,運用
物聯網、衛星遙感等技術掌握企業生產經營全鏈條“數字足跡”,減少對融資抵押物依賴,提高信貸融資可得性、下沉度和滲透率。三是精準滴灌。發揮
人工智能、
區塊鏈等技術優勢加強對產業鏈
供應鏈生產經營主體的數字化認知,準確識別融資需求真實性,動態監測信貸資金流向流量,通過更多元、更智慧、更精準的數字信貸產品為實體經濟“輸血供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