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
區塊鏈媒體一波又一波的強勢洗禮后,人們不斷地撥開了“什么是區塊鏈”的迷霧,現在隨便搜一搜就有很多講解區塊鏈知識的公眾號,很多名詞解釋的簡單易懂,有些甚至集結成冊,以便向大眾普及。
在一片回歸理性的祥和景象里,虛擬
數字貨幣交易所OKCoin近期卻發生了一件大事,“楊超情緒激動地搖晃著一瓶劇毒農藥,大聲叫喊要求見OKCoin創始人
徐明星。他高舉著擰開蓋子的敵敵畏,擋在交易所OKCoin
北京辦公室的玻璃門前。(來源:《財經》記者報道)”
事情的主線是楊超等在早些時候在OKCoin平臺投資過虛擬貨幣,但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定性
ico為非法融資,數字貨幣價格巨震,許多平臺出海或轉型,如今楊超聲稱在交易所上損失高達約1100萬元。
緊接著一些媒體又相繼爆出“目前全球交易量第一的
OKex交易所93%的交易額為虛假交易”、“遭遇類似情況的“受害者”接近300余人”等等。
自從區塊鏈誕生以來,此類事情并非一兩起。不怪乎其它,畢竟區塊鏈這把火是由三種人點燃的:
第一種,所謂現在
幣圈大佬,他們有著前瞻的眼光,善于玩錢生錢的游戲,懂得先人一步在
比特幣大熱之前低價購入,在炒幣泡沫被打破之前及時退場。他們懂得引誘并放大人性欲望,趁著人們狂歡時不注意搖身一變,以“引導者”的身份告訴我們只有勝利者才能得到資本眷顧,榮耀加身;
第二種,所謂新時代韭菜,他們身處活生生的互聯網圈,被無數互聯網成功故事包圍,一旦有新的商機,強烈的腎上腺激素會使他們欲望泛濫,無序貪婪,以至于淪為被割者。人們向來是喜歡看悲劇故事的,明星被罵多了自然就火了,韭菜炒幣也一樣。
第三種,所謂深諳市場規則類人,這些人可能不了解區塊鏈的運行原理,甚至連“哈希碰撞”“不對稱加密”等核心名詞都沒有聽過,但他們在割韭菜方面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正如上述敵敵畏事件被挖出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背后“交易機器人、黑客危機與天價收割”等行為一樣,總之只要有新土壤,長出新韭菜,他們就會從容地揚起鐮刀。
或許我們還要感謝這三類人,即便發生了無數悲劇,他們同樣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思考新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機會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很多卡在轉型期的產業得以誕生迎來巨變的希望,特別是
金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