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幣資訊:我對
物聯網有個疑問,就是物聯網現在存在的問題是硬件的維護,這個怎么解決?還有個問題是,現在在物聯網它的一個基本的解決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的時候,跟
區塊鏈聯系在一起,是否真的是必要的?
Roy Li:你問的問題是必要性是吧。你剛剛說的場景里面,不需要上鏈,99%以上的數據都不需要上鏈。我說的就是1%,不到1%的地方才上鏈。比如說這個人你是不是生日,這些東西你上鏈干什么呢?你浪費存儲浪費這些資源。什么時候上鏈,你是罪犯,哪個地方被拍到了,這個數據在一個高度法制的地方,人家說你如果拍的東西,現在從膠卷變成數字化的,你這個圖是假的,你怎么證明呢?就是你有多個賬本,然后甚至,這是非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有多個賬本去教研它的值。告訴你這個東西是確實發生的這件事情,它不是你事后P的。
只有什么樣的數據需要上鏈,就是信任成本特別高的數據,就是保證這個數據可信不可篡改。憑什么信你?比如說一個工廠,這個工廠他需要保理業務,需要信用貸的業務,這個時候才需要上鏈。我知道你的產量,你的產能,你的生產效率,你這個訂單這些東西,訂單是外面的系統,你要對的上,如果你可以送便篡改,我給你企業放貸,這個被你挪用,炒樓,本身的效益你跟不上。但是我知道你生產的情況,那么你的生產情況是不會做假,以更低的信任成本,比如說盡調成本,更多的的信任成本給你的這些東西。
你說的跟小米電飯煲,那些數據完全不需要上鏈的。真正上鏈的東西,就是跟信任成本非常高的,存證、取證和資產證券化,還有
供應鏈金融等等這方面是需要上鏈的。B2B、大宗交易的時候也需要上鏈,比如說玻璃,這面墻的玻璃用不到這一塊,玻璃是定制化的產業,延遲交付,房地產公司是受不了拖款的積壓,要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有產能按時交付,這些東西都是。信任成本太高的情況下,我們才需要上鏈,否則的話中心化處理就行了,不需要去中心化的處理。所以市面上但凡是講雞毛蒜皮想上鏈的基本上都是空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