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來說任何倆種平臺的
token都可以進行跨鏈轉移操作。
舉個例子,如果我想把一定數量的ETH轉移到ETC鏈上,首先我需要轉出一定數量地ETH來執行確認ETC地址的合約,通過跨鏈操作(比如cosmos),ETC鏈上的另外一個合約啟動,執行把等價的ETC轉移到我地ETC地址上的操作。
(上邊這張圖并不是嚴格地從技術角度來描繪智能合約的操作流程,但還是很形象地展示了跨鏈操作的過程。)
這樣的功能會把不同幣種的差價拉平,如果在任何一條主鏈上都可以使用其他公鏈的token,這就意味著不同token之間的差異消除,我們就絲毫不用關心自己使用的是哪一條主鏈,哪一種幣了。這樣的話大量的復雜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另外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某一條鏈上進行轉賬操作所花費的gas費用依舊需要用這條鏈上自己的token來支付。但是轉賬的gas費用應該控制在比較低的范圍內,如果交易某幣種需要花費超過0.1%-0.2%的gas費用,那么這條鏈一定是失敗的。根據我上文提出的框架,關于用戶如何支付gas費用這個問題確實是存在的,但是這個問題相對幣鏈分離后的的種種優勢而言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